嗜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岁男孩淹死在床上,妈妈泣不成声,原因
TUhjnbcbe - 2021/7/31 23:54:00

作者

大宝老师

来源

爸妈视界(ID:bamashijie)

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则视频,视频中是一个五岁的孩子站在泳池边的台子上。

然而下一秒,旁边站着的孩子妈妈,却猛地一下把孩子推到水里!

我被吓住了,好好地,为何要如此突然地推孩子下水呢?

不禁替孩子捏了把汗。

孩子正面朝下摔入水里,但好在,他能及时反应,调整姿势,慢慢地挥动着手臂和腿部,让自己在水里保持平衡。

并没有出现想象中手足无措、拼命挣扎的场景。

——原来,这是一堂防溺水的训练课程。

这位妈妈的做法引发了一些争议,网友们纷纷表示:

“这样猛地推一把,孩子没有心理准备容易呛水。”

“这样的训练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吧。”

虽说这位妈妈的做法确实非常粗暴,但不得不说,效果是良好的。

宝宝在水里,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这位妈妈虽然对自家孩子很“狠”,但也能够看出,防溺水教育有多么重要,不惜让妈妈亲手推孩子下水以学会防溺水的技能。

宁愿孩子先呛几口水,也不能让孩子日后溺于水。

在这里,我也想跟家长们聊一聊,儿童溺水的那些事。

干性溺水

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溺水之外,还有一种溺水方式,让人防不胜防——“干性溺水”。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10岁小男孩,和妈妈去泳池。

结束之后两个人走路回到了家,小男孩洗了个澡,之后说很困,就睡起了午觉。

一个小时后,妈妈准备叫醒小男孩,结果却看到小男孩完全变了样!

孩子的脸上被好似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着!

妈妈慌忙上前,一遍遍地叫小男孩的名字,晃着小男孩的身子,可是男孩已没有了任何反应。

医院,但医生却宣布抢救无效——孩子在床上溺死了。

为什么会这样?好端端地在床上,怎么会溺死?

其实,这就是一种叫“干性溺水”的现象。

由于孩子在水中玩耍,因吸入液体的刺激导致喉头部位产生痉挛,结果声门关闭,为防止肺部进水而出现窒息,导致活体进入缺氧状态。

也就是说,吸入的水进入气管,为了不让肺部进水,嗓子眼就关闭了,于是导致无法呼吸。

随着时间推迟,会开始出现乏力嗜睡、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后口吐白沫而死。

这些症状在游泳过后几个小时就出现,有时甚至在几天之后才会发生。

症状刚开始出现时,无呼吸状态会持续8-10分钟左右,在此期间若采取恰当的措施,那么近90%的人都可以恢复。

相反,如果超过最佳抢救时间的话,情况就会恶化。

“干性溺水”的恐怖之处在于哪怕只有一小杯水,都有可能发生。

虽说在所有溺水身亡事件中,发生“干性溺水”的概率仅百分之一,但在孩童中,概率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不管是何种溺水方式,对孩子的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因此,家长们更要十足警惕!

暑假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天气愈发炎热,孩子们的学校也将陆陆续续放暑假了。

盛夏加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用游泳戏水的方式来消暑。

然而,据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占了近3万!

其中,儿童溺水事故又多发生于暑假,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个月就已经有不下21名儿童溺亡!

溺水,早已成为导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

近日发生的数起儿童溺亡事件,无不令人痛心扼腕。

梅州五华县1名两岁男童在卫生间掉入蓄水桶溺亡;

梅州大埔县4名学生到河中游泳玩耍,其中三名不幸溺亡;

海南一男童于游泳池溺亡,直至第二天才被发现;

安徽宿州5名学生结伴出游,3名下水游玩的学生无一生还;

河北献县5名孩子于村边坑塘溺亡;

……

每一个“1”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每年一到暑假,社会各界都会加强对儿童防溺水的宣传和落实。

6月15日,海南省教育厅直接下达要求,全省小学毕业生在8月底前全部学会游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在今年11月底前全部学会游泳!

政府对儿童防溺水教育已相当重视。

然而,溺水事故却仍然频频发生。

可见,作为在暑假期间与孩子联系最为密切的家长,做得并不够到位!

为了防止悲剧降临,家长们势必要加强对孩子们的防溺水教育。

然而,孩子们放假了,家长却没有放,做不到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边,那具体又应该如何做呢?

——以预防为主,以看护为重,以救护为补,以训练为根。

以预防为主——防范溺水要未雨绸缪

不同年龄的儿童溺水地点有所不同,对此要进行不同的防范措施。

4岁以下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的蓄水容器,比如水缸、水桶、浴盆等。

家长应采取措施将家中的水体与儿童隔离开来,且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水体边。

如有储水的习惯,应每次进出洗手间都将门紧闭,避免在看顾不到位时,幼儿因玩水天性爬进储满水的水桶等,造成悲剧。

5至9岁的儿童溺水常发生在水渠、池塘和水库等。10岁以上儿童溺水主要发生在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这两个年龄段的儿童通常充满了好奇心,却又缺少识别和躲避风险的能力。

当孩子想要游泳时,应当由家长陪伴去到正规经营、保护措施完善的游泳馆或水上乐园。

相信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很乖巧,不可能私自一人或与朋友结伴去游泳。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大数据显示,江西省未成年人发生溺水事故时,99%的家长都不在身边。

所以,家长不能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件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稍微有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请尽量做到孩子每次游泳,都有家长跟随在旁。

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日期,如每周的周末或是每两周的周末,既能够与孩子有一段亲子时光,也能够避免因孩子不在眼前而发生事故。

以看护为重——看护孩子要时刻警惕

当孩子在澡盆、水桶等水体中时,家长都必须要做到专心、不间断和近距离地有效看护,不能分心做其他事情,如看手机、打电话、聊天等。

当在游泳池游泳时,家长必须要了解并遵守泳池的规则,清楚泳池的位置和深度,时刻掌握孩子游泳的情况,教导孩子游泳前进行热身、游泳时禁止进食等注意事项。

家长还应学会救援和心肺复苏等技巧,并能够熟练地使用漂浮装置。

当在公共浴场游泳时,要在规定区域和时间内游泳,家长务必要了解是否有救援队、天气与水温、有关游泳场的安全信号旗等情况。

若乘船,则应遵守乘船规则,安全有效地穿戴救生衣。

需要注意的是,塑料吹气的水上玩具、游泳圈等,只是帮助孩子暂时漂浮在水面上的辅助工具,并不能算专业的漂浮装置。

当水流发生变化,孩子不能抓住游泳圈时,都有可能导致溺水情况的发生。

家长们请一定以看护为重,有效看护是任何设备都无法替代的。

以救护为补——溺水发生要冷静施救

不同于影视剧中溺水时可奋力挣扎、大声呼救的场面,真正的溺水发生时,往往是无声而且短暂的!

儿童溺水甚至看起来与平常毫无差别,会让家长误认为是在练习憋气等。

你以为孩子是在普通玩耍,其实他正在离你远去!

要谨记的是,孩子戏水一定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无声家长马上就应该上前查看!

当溺水情况已经发生,家长应大声呼救,并拨打报警,若是在游泳池的浅水区,可将孩子直接托起,若是在深水区,则应寻找专业人士帮助。

若是在开放性水域,也应首先报警,再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可漂浮物体抛给孩子,将其拖至岸边。

若是没有救护器材,水性好,脱掉衣服鞋子才可入水救护。

要从背后接近孩子或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当将溺水儿童救上岸后,又应该如何急救呢?

1、清除口鼻堵塞物

首先应该迅速清除孩子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孩子呼吸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应当半跪,让孩子趴在大腿上,头朝下,按压孩子的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

3、人工呼吸

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胸外按压30次,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

4、紧急送医

不管救援结果如何,都应尽快联系急医院。

以训练为根——意识行动要加强训练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防溺水的知识知道得越多越好,然而知识大多是纸上谈兵,最根本的,还是要对孩子进行训练。

1、训练溺水敬畏感

很多孩子天然喜欢玩水,对水的认知也有限,难以想象溺水的可怕。

如此,不妨通过真人体验的方式,来训练孩子对溺水的敬畏感。

可以打一盆水,放在椅子上,让孩子将闭上眼睛、将面部浸入水中,模拟溺水无法呼吸的感觉。

没有受过憋气训练的孩子一般最长也只能憋气十多秒,多数不足十秒。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喝水、可能会呛水,但都不会对生命造成真正威胁。

而这能让孩子明白,他十秒左右的坚持憋气时间,无法等到足够的救援,很有可能就在水中失去了生命。

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孩子对溺水事故的敬畏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提高防溺水意识。

2、训练游泳技能

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技能,更是一项生命教育。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教会5岁以上的儿童学会游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这是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

而在众多游泳的姿势中,最适合溺水者的自救泳姿,就是浮泳。

但需要注意的是,会游泳、水性好,不代表不可能溺水。

不能因为会游泳,就放松了警惕。

疲劳、抽筋、空腹等,都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在海边、河流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等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儿童溺水是一项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岁男孩淹死在床上,妈妈泣不成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