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生气通天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是“春季养生”理论的最初起源。立春之后,即是阳气升发之时,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理,春季这三个月里的养生,主要着眼于“生”字。
所谓“生”,从大处来说,包括人体的所有生命力与生机;在春天,自然界的草木,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种子发芽,树木抽枝发叶,都是一种“从下向上”的生长——这正是我们要养的“生”。
从人体脏腑来说,春季对应的五行是“木”,五脏之中,肝属木。肝木逢春而生,所以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护肝,也就是维护肝木的升发之性。
什么是“养”?所谓“养”,就是“培养、维护”。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为了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体内的阳气总有不同程度的消耗,或者蛰伏。此之“养”,有不足,则补其不足。
本来阳气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可能过冬之后,也会出现压抑或者过于安静,这不是阳气正常应有的状态。人体会出现倦怠嗜睡,也就是常说的“春困”。所以需要我们好好地维护,此之“养”,有蛰伏,则唤醒其运动起来。
康养第一线,趋势看得见。“康养第一线”公众平台是为中国康养事业从业者、体验者(消费者)和参与者量身打造的一站式交流和互助发展平台。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康养政策、资讯和相关内容,是中国康养人的精神家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