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考试季,千万警惕ldquo聪明药r
TUhjnbcbe - 2020/10/7 17:04:00
某宝和朋友圈真是神奇的地方,各种谬种流传……比如最近就有一件奇事——某些精神类药品竟然被美化成“聪明药”。所谓的“聪明药”大多由三种药品组成:Adderall(阿德拉)、Modafinil(莫达非尼)和Ritalin(利他林)。这三种药品原本是用来帮助多动症患者(ADHD)保持镇定的处方药,但现在却被某些学生用作考前突击的兴奋剂,来刺激大脑保持注意力、增加短期记忆力,还美其名曰“聪明药”、“学习药”。所谓“聪明药”媒体曾报道美国高中生为了熬夜复习考入常春藤大学,普遍使用adderall和Modafinil(莫达非尼)等兴奋剂药物,而更夸张的是,服药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被称为“学霸必备”。值得注意的是,这股歪风已经在国内悄悄刮起!利他林利他林(Ritalin)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商品名,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其作用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使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强度大幅提高。哌醋甲酯和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哌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这一药品在全球范围内基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在中国,利他林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一样,强制管制!滥用者说:

高考数学考试前一个小时吃了半片,大概5mg。考试的时候明显心跳加快,而且快到略痛的感觉。然后脸上有发烧感,出汗,呼吸加速。觉得喘不过来气。成绩发挥反而不理想……

莫达非尼莫达非尼(Modafinil)一种中枢兴奋药,起源于年代一系列二苯甲亚硫酰基化合物的合成,主要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中,D1和D2受体是莫达非尼产生促觉醒作用的必要受体。莫达非尼影响GABA、去甲肾上腺素、Orexin和组胺能神经系统的递质释放,可能是觉醒作用的继发效应。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但80%为非嗜睡症人士使用,由于莫达非尼具有强烈且持久的觉醒作用,因此在美国被私下用来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莫达非尼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被严格管制。滥用者说:

个人服用modafinil的经历最严重的一次7天里面总共只睡了21小时左右,但还是overdue了。在后期常常就是坐在那儿发呆,而且有常常犯anxiety,严重到一支笔掉到地上都要发火很久。所以有人称他是所谓的“僵尸药”确实很对。

阿德拉阿德拉(Adderall)这一种是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ADHD)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并且被列为管制药物。它含有四种活性成分——右旋苯丙胺糖酸盐、天冬门酸安非他明、硫酸右旋苯丙胺和安非他明硫酸盐。要知道,安非他明相关的药品几乎都与“危险”沾边。滥用者说:

嘴干、热、心跳加速、嘴里完全不分泌口水,每天刷牙感觉在干刷。失眠、累,但是睡不着。

依赖性绝对有!依赖性很强。药效过去了就觉得自己是个辣鸡,于是又赶快吃一颗续上。(导致我一开始续了三天差点死掉)

滥用者说:

跟你说,千万别!我在美国读书,现在在吃这个药,这有很大的药瘾性,我现在才高中而已,已经明显感觉到它的副作用的,先不说身体上的,单独心理上的感受就有了,吃了之后没几次就明显感觉到心理上的负担,而且不想与人交谈,有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已经离不开那药了,虽然天天抑制在一粒以内,但还是感觉得到它的副作用,而且我已经每天只睡三小时,如行尸走肉般……

滥用之祸

短视者都在追求短暂的药效,而面对长期的健康风险,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偶尔吃一片并不会有副作用。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属于“新药”,根据目前的数据,科学家并不清楚这些“聪明药”的长期副作用,但医生指出,滥用处方兴奋剂也会导致抑郁和情绪不稳(因缺乏睡眠而引起)、心律不齐和停药期间的急性衰竭反应和精神失常等。

除此之外,聪明药可能会让你上瘾。目前已经有案例显示,部分使用者从一开始服用”聪明药“发展到对止痛剂Percocet上瘾,以致于最后迷上海洛因。而当你尝试“聪明药”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对这种成就感的心理依赖将吞噬你的自控力。

此外,“聪明药”最有可能造成的是抑郁。例如“利他林”这种聪明药,服用它除了能让你注意力高度集中外,还会让你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觉,而当你不服用“利他林”的时候,则会产生抑郁情绪。

药物滥用与吸毒药物滥用一词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他异常行为。所以,药物滥用一般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危害。这样的行为医学上称之为药物滥用,法学和社会学意义上就是吸毒。为了一点点效果滥用精神类药品,后果难料,风险巨大!同学们,千万要警醒啊!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试季,千万警惕ldquo聪明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