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想考雅思,最近一直在背单词,并且在网上报了一些单词课,每天跟读,但记忆效果一般,每次上完课,都在感慨老师有多牛,十几万的单词量。她脑子有多差,上午记的下午就忘了,还不忘感慨:年纪大了,记忆力就是不好了,想当年云云……要是有聪明药就好了,吃了之后记忆力超群,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聪明药!”我一愣,貌似还真有,我曾经在朋友圈看过类似代购的广告。这类药物,被一些压力大的青年群体奉为“神药”,据说吃了类似的药物后,思维会变得敏捷,记忆力和专注力都会得到提高。因为这一特性、该类药物被众多考证党、考研党、加班党当作福音。但是,真的有这么神奇么?下面盘点一下,常见的几种“聪明药”。
(小甜甜布兰妮)阿得拉(Adderall):这类药品最早知道,是因为一些好莱坞明星用它作为减肥药物。小甜甜布兰妮、安吉丽娜朱莉等都有过利用阿得拉减肥的报道。阿得拉是安非他命的各种盐的混合物制成的制剂,在饭前服用的话,可以有效抑制食欲,所以有一定的减肥效果。安非他命。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那大名鼎鼎的ICE是不是可以让大家听而止步呢?嗯,冰毒的主要成分就是甲基安非他命。
(纪录片《药瘾》截图)关于阿得拉,BBC有一个专门的纪录片《药瘾》中提到,大量的剑桥大学学生滥用这些药物,甚至把它称为“大脑伟哥”也有代购宣称,常青藤名校学生大概有20%左右的学生都吃聪明药。看看,人家名校学生都吃,所以,肯定是好的了。阿得拉的副作用,常见的是过度兴奋,有不安、失眠、震颤、紧张和烦躁等症状。对苯丙胺的躯体耐受性出现的非常快,所以长期服用者必须越服用越多。这些服用者当药力消失时出现“垮掉”的感觉,表现为深度抑郁。
(电影《致命急件》截图)利他林(Ritalin)作为一种中枢兴奋类药物,最早是被用来治疗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的药物。由于阿得拉上瘾后几乎无药可救,只能强制戒毒,所以,药性更温和的利他林就被作为用来取代阿得拉的“聪明药”。在电影《致命急件》里就有一段对话,同学吐槽司法考试太难,主角就向他推荐了利他林,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欧美,这类所谓的“聪明药”的滥用程度。美国药监局把利他林设定成二类的控制药品,和吗啡、可卡因一样。因为他们都是可以快速上瘾的特效药。而在中国,它也是属于第一类精神药物。
莫达非尼(Amodafinil):这是目前在西方最流行的“聪明药”了,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再加上其貌似没有太大的上瘾性,迅速成为青少年们的新宠。这种药物,是一种用来治疗嗜睡、睡眠紊乱的处方类药物,所以获得门槛极低,只要装作贪睡就可以了。
今年8月份,青岛海关查获一批来自印度的“聪明神药”莫达菲尼10盒共粒。今年起,各地针对莫达非尼的案件也层出不穷。为什么明明可以帮助记忆力的药物,国家却不支持呢?因为它是国家一类精神管控药物,非法买卖是违法的。并且长期服用的话,健康人不仅不会变聪明,还会导致头痛、恶心、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换句话说,正常人经常服用莫达非尼,不仅不可以变聪明,甚至有可能“吃傻”了。划重点:健康人可能会吃傻了!
随着网络代购的发展,国外的都是好东西的思想不仅没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反而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这种想法不仅仅局限于欧美发达国家,甚至印度、泰国等明显不如国内的产品,也被认为比国内的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照)药物代购,不知道是不是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再加上国内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一切的劲头,使得这类“聪明药”大行其道。但需要奉劝一句,不是国外的月亮就是圆!聪明药不能乱吃,更不能乱买,不仅违法,还可能害了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