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离开家去漂泊谋生,转眼到年底七年多的时间,对上海这座城市从初来乍到的陌生,到一点一点的认识,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居住点周围扩展到市区、各个郊区的主干道,辨识方向从前后左右到东西南北,虽然没有跑遍所有的街区,城市的框架轮廓做到了基本熟识。曾经错以为自己要融入这座城市。
直到这几天过年回老家,深切的体会醒悟到家与漂泊的截然不同。
山东正值寒冬腊月,二十六进到家门室内的温度温暖如春。拖着辗转乘车、转站的疲惫和困乏,卸下浑身的衣物,顺手扔进洗衣机,好好的冲了一个热水澡。
洗完衣物,有些睁不开眼,上床睡了。
一个半小时醒来,肩背、腰部感觉到明显的酸痛,让我感觉到始料未及。这是阳康后,身体还没彻底恢复,或者阳康后身体大不如前了。
平日,山东往返上海的车次,还有机会抢个卧铺,即使是硬座、无座也无所谓,15个小时的路途,不会感觉劳累,困倦是会有的,从没有类似这次的疲劳疼痛。
冬至的晚上,我知道自己阳了。是很突然的有了症状,轻微的眼眶和大腿前侧疼痛,持续一夜辗转难以入睡。迷迷糊糊过了一夜,症状基本消失,持续的低烧8天后,抗原试剂盒转阴。
又在租屋休息了半个多月,总感觉身体什么地方不对,且嗜睡、多梦,这是后遗症之一。其二是怕风、怕凉,稍微不注意就会脑雾。第三后遗症就是,这次春节回家,感觉到的疼痛,身体很容易疲劳。
在家,再次审视我的出租屋。
出租屋夏天空调制冷还好,冬天湿冷,室内让人感觉瑟瑟发抖,取暖费电奢侈,不取暖只能硬熬了。
说是家徒四壁一点不为过,空调、床、桌子是房东的。四个纸箱的衣物,一个50升冰柜,一套床品被褥,这是七年在上海的所有。
从第一天到上海,就感觉是临时,什么都是凑合,包括吃饭,只是填满肚子,从不是用餐。和家里琳琅满目的菜品和零食,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的不曾融入上海这座城市,只是熟悉此处的谋生,时刻想的是权宜之计,早晚不定时侯要回家的。
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眷恋愈加强烈。
在外漂泊,留恋的只是眼前的苟且和用以贴补家用的些许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