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越来越不开心,我却意识不到自己抑郁了
TUhjnbcbe - 2024/4/27 16:50:00

青少年抑郁症和成人抑郁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就是它不易识别!

正是这个特征,间接导致孩子的抑郁症状越积压越严重。

成人患抑郁症候的典型表现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活动减少,伴随着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

而对青少年来说,可能就只是表现为“烦”。青少年抑郁少有唉声叹气和流泪的表现,反而时常表现出易激惹、发脾气、离家出走、学习成绩下降和拒绝上学等表现。

以下抑郁表现,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1、反抗父母

处处跟父母对着干,无端对父母发火,辱骂父母,一点小事不顺心就易怒,打砸物品,厌食、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值得注意的是,处于非常无助状态下,暴怒往往是孩子心理结构比较不稳定的表现。

2、自我封闭

放学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和同学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有时候,饭也不吃,父母敲门嫌父母烦,回家几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问话几乎不回应,有时候昏睡一整天。

3、长期的消极情绪

经常表现出负面情绪和自卑情绪,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我。比如,说自己一无是处,对学习或与同学间相处表现出极大的自卑心理,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说一些消极厌世的话。

4、成绩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绩优异,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大幅度下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原因并不一定是学习本身出了问题,可能是孩子心理产生一些问题,家长需要重视。

5、身体暗示

孩子身体上出现不适,头晕、胸闷、恶心、四肢乏力,体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不是身体疾病,就有可能是心理疾病,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郁。

6、迟钝的表情

孩子的眼睛没有神采,面部表情较少,言语不多,不愿与家长交流,肢体动作也很少。

7、自残倾向

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摔东西,甚至自残。家长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现自残行为,首先做的不是要责备孩子,要耐心问清楚原因。孩子要是出现了严重的自残倾向,心理上一定出了问题,需要尽快与心理医生取得联系。

如果家里孩子有以上症状,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最好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

孩子生病了,父母却不愿意承认

由于青少年的抑郁不能被及时识别,身边人意识不到抑郁,青少年所承受的压力却还在不断加重他们的抑郁。

学业压力、身材焦虑、人际关系、校园霸凌、家庭氛围不好等各种压力袭来;

父母和身边同学老师对抑郁还不理解,觉得他们是不想上学才装不舒服、是到了青春叛逆期,忽视头疼、食欲不振、腹痛等都是常见的抑郁躯体化症状。

比“孩子意识不到自己抑郁”更让人心痛的,是孩子后来意识到了,有些父母却不愿意承认孩子生病了。

他们对孩子抑郁有一种病耻感,觉得很丢人。

家长原本应是孩子的心理防线,对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是其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并给予有效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来越不开心,我却意识不到自己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