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中的甜食,花样之多,食法之讲究,在世界上,恐怕称得是数一数二的了。外国人弄甜食,大抵不外是布甸,或者是奶油、鸡蛋之类的糕点,但在中国每个地方却有不同的特色,除了糖果糕饼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甜羹。
年3月5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年)》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世卫研究:嗜糖危害,不亚于吸烟,让人短命10年
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对人体伤害非常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了23个国家死亡人口的死因结果,得出令人吃惊的结论:
食堂的危害甚至比吸烟还要严重,这项调查还发现长期摄入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短于正常人10~20年,不得不说非常夸张,这也足以证明长期吃糖,确实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
大量吃糖的危害有哪些呢?
骨质疏松
糖在体内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吃甜食过多,可引起骨质疏松。
诱发多种慢性病
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扰乱身体内分泌系统,诱发痛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加速皮肤老化
长期吃甜品会显老,脸部长痘痘让皮肤更加黯淡。大量糖分短时间内进入血液,会引起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升高,使表皮过度角化,皮脂分泌增加,堵塞毛孔形成痘痘。
容易上瘾
和吸烟相似,习惯性吃糖会刺激大脑中产生阿片类物质,一旦停吃,就会烦躁不安。
伤害牙齿
糖吃多了容易长蛀牙,小孩子都懂的道理。糖停留在口腔内,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对牙齿造成伤害。
导致肥胖
糖只提供能量,没有其他的营养素。如果糖的摄入量超过身体使用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引起超重或肥胖。
营养不良
糖是高能量食品,会直接影响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
喜欢吃甜食和不吃甜食的人,谁更容易患癌症呢?权威研究揭晓谜底
权威研究:爱吃甜食的人,可能更容易患癌!吃糖除了上述危害,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大吃一惊,但这就是事实。
权威营养学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经刊发一文,文章内容是法国巴黎大学的一项关于食物摄入的研究。
研究人员统计了名18-72.6岁的受访者教育水平、职业等信息并记录了他们三餐和其他时间对食品和饮料的消耗,并对评估这些食物营养素和能量进行采访,随后受访者进行了5.9年的随访时间。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在受访人群中糖分摄入量与患癌症的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会增加47%乳腺癌的患癌风险。
但是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该研究进行了相关性讨论,而缺少糖能致癌的直接证据。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
不能说吃糖就会得癌症,糖致癌证据不足,但是糖分摄入过多确实会诱发肥胖,肥胖又是多种慢性疾病以及癌症的高危因素,因此应该控制糖分摄入量,不能任性妄为。
吃糖多的危害都懂了,但“戒糖”很多人表示真的做不到。其实只要控制量,同样能愉快地吃糖。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哪些食物中含有隐形糖呢?希望您能提前管住嘴!
首先,大部分隐形糖藏在加工食品中。膨化食品,核桃粉,芝麻糊等加工食品,可以说是隐形糖的“典范”。
比如很多人爱喝的核桃粉以及芝麻糊等,厂家在加工过程中就会加入淀粉精糊等添加剂让其成糊状,这两种食品进入体内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我们平时餐馆中常吃的红烧排骨,红烧肉,鱼香肉丝等,大约会加入20~30克糖;一份红烧肉大概用糖量,在40~50克糖,这些食物均含有隐形糖。
其次,水果中同样含有“隐形糖”。虽然水果对身体有益,但是需要在血糖平稳的加餐时适量吃水果,有的朋友没有意识到认为酸性的水果,糖分含量少,但是这样的味觉体验感并不准确。
西瓜含糖量仅为4.2%,猕猴桃比较酸,但含糖量却是10%。因此不能依靠味觉判断含糖量。水果中苹果、杏、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含糖量10%—13%,含糖量14%以上的水果有柿子、香蕉、杨梅、桂圆、石榴等。
最后,面包里也含有隐形糖。有关数据表明:白面包每克含糖10—20克左右的白糖,这不算面包的淀粉含量。
为了防止零食变质,会加入糖抑制细菌的生长,数据,显示酸奶的制作配方是克牛奶。另外,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同样含有隐形糖,大约每克含有15克左右糖分。
假如一个人长期不吃糖,真的健康吗?
一个人长期不吃糖,如果不吃糖果,也可从水果、主食中摄取一定的糖分。但如果也未从其他食物中摄取足够的糖分,则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
建议日常均衡饮食,避免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适当的糖分摄入可为机体提供能量,若不吃糖果,但同时保证其他食物中的糖分正常摄入,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较大影响。
反之,则会导致体内的糖分摄入不足和糖分供应缺乏,长期如此,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发作期间易出现四肢颤抖、饥饿、身体乏力、心慌、记忆力减退、嗜睡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昏厥、休克等严重后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危害生命安全。
通常不建议长时间不摄入糖分,可以少量摄入,有利于补充体内所需营养成分,维持自身血糖平稳。
延伸:如何判断食品含糖量?
无蔗糖食品中,食品标识确实没写含“蔗糖”,但是写着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双糖,他在食品中主要以饴糖、过年吃的糖瓜、糖棒等形式存在,升高血糖的速度更快。
建议大家超市购物时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有些加工食品中厂家都不公布其含糖量,但有个简便的方法是看食品标签。
标签上是按成分的多少排序,如果写的白糖、白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样排在前面,就是含“隐形糖”的食品。
目前,我国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里已明确经规定了,标签上的食品配料表要把配料的数量明确注明。便于消费者了解食品中的成分。
总而言之,糖类对人类“有利有弊”,既不能绝对限制也不能食入过多,最好能养成吃水果的好习惯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