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抑郁症,我都有。”电话那头,李兰妮淡定地说。
李兰妮是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做过三次淋巴癌清除术、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她,终于下决心住进了精神病院。
李兰妮个人照
为什么要进精神病院?
李兰妮一直惧怕这里,此前的12年,她每天都靠吃抗抑郁的药治疗。一次,中山大学研究生院邀请她做公益讲座,她拖着很不愿去。因为过去每一次公开场合的分享,就好比撕开伤口,流血化脓,会加重感染。做公益,说抑郁,屡遭人歧视。有人说,她是一个疯子。有人说,她脑子有病,自己想自杀,还说要救人,真可笑。
“我没把自己救出来,怎么去救别人?拿什么去救别人?”她过去总是告诉别人,“该吃药吃药,该住院住院。”后来,她慎重问自己:“真敢住院吗?”
年参加中国作家全委会,大家谈到深入生活时,她就琢磨:“精神病院是一个禁区,谢绝采访。如果我都不敢接近,不配给别人说是否该住院。如果我有了实践经验,就可以提醒他们注意什么,告诉医生护士病人真正需要什么。”于公于私,她都觉得自己该去精神病院探一探路。
年,李兰妮医院(医院);年,她又住进了北京的北医六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住院期间,作为抑郁症患者,她主动申请做电休克,写下电抽搐疗法所有细微的感受。
“我进入幽暗深谷,用心灵寻找光明。”在疾病和疼痛的折磨中,李兰妮保持清醒,一边找寻自救的出路,一边还原精神病人的真实现状。嗜睡症、咸猪手、强迫症、躁郁症、进食障碍、酒依赖……她用冷静的文字记录下这些精神病人,希望让大众切身感受到,在人世间的一个孤独角落中,有这样一群人正备受煎熬。抱着自救与救人的强烈愿望,她阅读、参考了大量相关书籍,梳理出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原因。最后,她将在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一本书《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走出精神病院的李兰妮说:“身处孤独绝望的人啊,你要相信,野地里,一定会有一束爱的灵光为你而来,陪你走出无人旷野。”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在精神病院看到了什么?
小孩为什么会一直睡?老人为什么老不正经?厨师为何总喜欢照镜子?
一位大概10岁的男孩“小迷糊”,总是没睡醒的模样,吃饭、走路都能睡着,有时睡一整天,连吃饭都免了,他不能去上学。李兰妮说:“以前我没见过嗜睡病人,我以为严重失眠才是病。看到小迷糊,知道了睡眠障碍有好几类,他这种睡病有危险,随时会发病睡瘫。”
李兰妮附上一段医学选摘:“儿童精神障碍常见的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抑郁症、抽动秽语综合征、孤独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一个举止怪异的孩子可能会吓到或者冒犯其他孩子,使他成为一个被社会排斥的人。由于缺乏足够的精神疾病的常识,家人不能理解和应对他的行为,因此会感到受挫。最终,受挫感会升级为对孩子进行语言和身体的虐待。”
书中还提到一个老人,年轻时是谦谦君子,老了之后并不痴呆,却表现得好色,见到靓女就流口水,还骚扰小保姆。家人感到难以启齿,提到老人就觉得丢脸。但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额颞叶痴呆。这种病会因冲动而花钱大手大脚,囤积废品,不爱卫生,行为有些孩子气、粗鲁,出现不适当的色情语言、玩笑以及令人尴尬的、不适合身份和场所的行为,如偷窃、在公众场合便溺、脱衣服等。
“老年人不再安详、仁慈。还有一些老人现在不再爱儿孙爱社会。他们对过去、对家人充满怨恨、愤怒,每天闹得全家人不得安宁。精神病毒杀伤力凶猛,最亲近的家人难免受伤、抑郁。”李兰妮认为,老年精神障碍是全球性社会难题,许多老年人不愿意跟医生谈论心理症状,只叙述躯体问题,有些老年人绝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
的确,有很多住进精神病院的人,都坚持说自己没病,一位叫“梅大厨”的病人,每天在洗手间待很久,无视他人,一洗脸就洗头,擦抹全身,打量自己的胸肌和腹肌。他擦洗时比女人还细致,对着镜子久久看自己的脸,精心涂抹上白色的护肤品。
他说自己没病,是被送进来的——在当厨师那会儿学刀工练切菜时,他突然跑到男厕照镜子。因为身体外表上一个臆想或者微小的缺陷而困扰,这种病叫做躯体变形障碍。进行整容手术的人中,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占2%-7%。
李兰妮摄于医院出院时
同住一个病房的病友
和李兰妮同住一个病房的,是80后的“娃娃”和90后的“荣荣”。
原生家庭对娃娃百般宠爱,爸妈节衣缩食也要富养孩子,娃娃也争气,以优秀成绩完成学业,在北京买房定居,然而,一路在和风细雨滋润下的她,在情场、职场的接连打击之下,精神出问题了,医院。
娃娃已是三十多岁,爸妈却还是把她当成小朋友,每天给她梳辫,她跟父母对话也是用撒娇的孩子语气。后来,她病情转重。每天进食半流质,吃下去就会呕吐出来。状态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可以喝酸奶、喝水果茶,制作精油美容液护肤,教人做瑜伽;痛苦起来的时候在床上高呼……检查过多次,不是胃病,病房的人说,亲眼看见娃娃将吃进去的流食从喉咙里抠出来,这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患者会限制自己进食,几乎不吃任何含有高营养的食物,过度运动,运动的强度多与体力极不相称,像是自我折磨的催吐,长期反复催吐后,患者食管下端的贲门括约肌松弛,常导致在进食后自发呕吐。
而90后荣荣又是另外的症状:重度失眠,严重焦虑,怕出门,因为毕业实习找工作不顺利,荣荣的妈妈说,社会不公平;荣荣想和男友分手,但是妈妈不同意。荣荣要听妈妈的话,要找到一份有面子的工作,找一个妈妈认定的男友,她一辈子都不想跟妈妈分开。李兰妮很想告诉荣荣,要争取人格的独立。
病房里还有一位是患厌学症的“小蘑菇”,读大学的她不想上学,晚上在宿舍哭闹不睡觉,白天睡,不想见同学老师,不想做作业。二十岁还不会洗衣服,都是寄回去给妈妈洗。“我妈说了,我负责读书,她负责我的衣服袜子鞋子,还有所有的事。”她的妈妈会在病房床上陪女儿睡,抱着女儿,就像抱着个婴儿,轻轻摇晃安抚。
精神病学有句话:家庭也可能是病灶、传染源。李兰妮对于这些二三十岁的病人,带有批判的观点,她认为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出了问题,现在一些家长只懂得拼命挣钱、报班,不懂得保护孩子精神安全。其实每个年龄阶层,不管男女老幼都应该要有精神病的常识。
李兰妮曾登上央视《开讲啦》第二季
红星新闻:你说大部分孩子有问题,病根多少和父母有关?
李兰妮:比如娃娃是进食障碍,医学解释里说,这样的家庭中,常常存在父母对子女保护过度、过度操纵、将个人价值观强加在子女身上。家庭关系表现为∶纠缠、过度保护、互动模式僵化,以及缺乏解决冲突的方法,而将孩子卷入冲突。
娃娃的进食障碍,如果自己不求救,医生没法救。另外,过去西方患有进食障碍的人多,他们是以瘦为美,越是体重轻越觉得美,我们审美不能走入误区,要破除这样畸形的美学,不能让这种病态的美,成为审美的主流。
红星新闻:你尝试过哪些治疗方法?如何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
李兰妮:自从住过精神病院后,我的思想认知提高了,也发现自己欠缺常识太多,所以,我不单是自己要了解,也要让身边的人了解,做到扫盲。
现在,精神治疗界的新疗法、辅助疗法层出不穷,热个几年便消退。病人要懂得精神疾病常识,翻翻精神疾病治疗史,不盲从。要配合医生摸索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和疗法。比如书中的“高儿”,刚开始父母不敢让他尝试电休克,结果电疗对他就很有效,电第一次就“活”过来了,电了几次就去打篮球了。
我试过药物疗法、宠物疗法、饮食疗法、认知疗法、光照疗法、香氛疗法、阅读疗法等。认知和阅读疗法最持久,有时,我靠读书做认知治疗。对我来说,认知、阅读疗法比正念、经磁颅刺激更有效。
但是现在大部分病人,盯着医生护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