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的个体在现实中进行社交交往行动时总是会产生社交焦虑情绪,不仅如此,当个体经历过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且焦虑的社会环境后,他们往往会在头脑中不断重复过去的焦虑事实与感受到的焦虑情绪,从而强化个体的社交焦虑情感。当个体采取各种方法缓解社交焦虑情绪但没有效果时,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容易使个体患有社交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指出青少年容易激动、情感内容丰富深刻,但若没有适当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在不想麻烦别人的思想的引导下,也没有合适的情绪疏泄渠道,更加容易患上精神疾病。
社交焦虑青少年在社交情景中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如焦虑、害怕、害羞和逃避,而这些表现总是被家长认为是性格扭捏等问题,使社交焦虑青少年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焦虑充分体现了个体面对现实或未来事物所产生的持续紧张、不安。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aeelder在年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将社交焦虑病人的症状总结为:在陌生情境中说话、演讲、表演、吃东西会产生害怕、恐惧等负性情绪。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把社会焦虑定义为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长时间的恐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无论个体是真实的体验还是在想象未知的、陌生的社会交往环境,人们都有可能被陌生人评判或者真实的感受到面对陌生人的恐惧和害怕。
人类的正常反应是面对陌生人表现出紧张、警惕等情绪,这种反应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性,帮助个体更快更好地了解环境中所暗含的危险。随着认识和接触的加深,短暂的紧张往往会逐渐消退,大多数人会逐渐降低警惕思维,开始展现自己并认识他人,开始走入交往的下一环节。
而对于患社交焦虑症的患者来说,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绪会持续存在于整个交往过程,用尽任何办法也无法得到改变。总之社交焦虑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问题,会影响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表现。
国内不少研究指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会容易沉迷手机或者是在白天嗜睡,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面临必要的社交场所时社交焦虑水平学生的自我预期通常不会太高,他们往往会回避社交交往活动,最终造成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下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遭受不断地拒绝也会导致其产生自卑的情绪感受。而且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表明,若个体具有较高的社交焦虑水平,其低自尊的可能性也会越高。
郭晓薇等人探究发现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对自我不适当的评价、其糟糕的人格特质、较低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其拥有的社会支持力量。
李昳和陆桂芝等人探究了社交焦虑个体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