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琦旎
本期主播:徐彦
我爱我的孩子,像曲调里哼唱的那般温暖,像诗歌中传颂的那般圣洁,像每一个做妈妈的人曾经得到过和正在给予着的那般无私。
自从怀上宝贝开始,我就渴望给他一份最纯洁而炙热的爱,但当他呱呱坠地后,我却掉进了因他而生的“苦”海。
我不确定经历过的“心理折磨”是否真的是产后抑郁症,但我明白如果分娩是十级疼痛,那么它是十一级。
我曾经历过一段非常不愿提起的过往,总觉得那段昏暗岁月里每一次歇斯底里,每一次疯狂至极的行为都充斥着连自己也无法想象的卑微与邪恶。
产前抑郁、产后抑郁,这是并不稀奇的问题,但大多数人都是听过没见过,见过没体会过。
“未婚先孕”
我牺牲了女人最珍视的婚礼
三年前,我意外怀孕,那时本打算来年年底筹备结婚,因为小生命的到来,人生就慌慌张张地“快进”到了另外两个阶段,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
一边忍受身体上的孕期反应,一边工作,一边筹备婚礼,这就是怀孕前期的全部生活。
我一直憧憬能在旅行中拍摄一套有故事的婚纱照,梦想着在草坪上牵着彩色的气球走向他,但是老公和他的父母却以“怀孕”为理由,看似合理地拒绝了一个新娘对于婚礼的诸多要求,甚至连很多习俗和礼节也略去了。我从争取到对抗到失望,最终到放弃。
所有的心事似乎都找不到任何一个宣泄口,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更怕他们委屈;告诉身边的朋友,总是怕自己的不幸和困境会是朋友茶余饭后的闲谈。
唯一的方法好像只有哭,关上灯在黑暗的房间里一声不响地哭,点亮灯对着镜子自然自语地哭,坐在窗边一边笑一边哭。
时至今日,我仍然很遗憾因为“未婚先孕”而牺牲掉了一个女人最珍视的婚礼。
“凭什么”
成了争吵中我说过最多的话
怀孕初期,我始终处在头昏、嗜睡、无力、孕吐的恐怖的“怪圈”。即便如此,我还是每天还是坚持上下班。面对着老公从食堂打包的饭菜我一点食欲都没有,无可奈何之下他向婆婆第一次开口,希望她能来暂时照顾下我的生活,没想到婆婆却以要筹备婚礼拒绝了我。
如今回想起来,也没什么,毕竟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唯一不能释怀的是视频里婆婆那句:“这才几周,根本就不会有这些反应,都是心理作用,不要总暗示自己要吐,要晕就没事了!”此后,老公也总拿这套理论安慰我。
孕期身体的不适掩盖过了内心的欢喜,加上身边人的不理解,我变得更加敏感又脆弱。久而久之,我开始反感老公,反感他的家人,甚至有些反感肚子里那个孩子。
我偏执地觉得,既然孩子是我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那么当身边所有人都在说“多吃点,大人不吃孩子要吃”时,我就偏不吃。
心情郁闷,营养不够,在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营养一定要跟上后,我的妈妈只好长期停薪请假来照顾我。
妈妈的忙碌让我吃得更多了,但是心里的难过却更重了。
一句“为了孩子好”将我彻底打入深渊
随着胎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心里的郁闷似乎减轻了一些。然而没想到等孩子出生,一句“为了孩子好”却成了将我打入深渊的推手。
孩子出生的第一晚,婆婆全然不理护士的嘱咐就让我不断喂奶,理由是“为了孩子好”;不管我能不能咽下去油腻的汤,老公和婆婆还是不断让我喝,理由还是那句“为了孩子好”;晚上涨奶痛得快要窒息,婆婆却让我叹气声小一点儿,当然还是那句“为了孩子好”。
因为哺乳方法不正确,不到一个多月我的左胸就发炎化脓,自然也没法再哺乳。从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到孩子喝奶粉的时间,“造孽”“可怜”就成了婆婆常见的词调。
那段时间里,我只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莫名想要哭,想要抓狂,甚至怕忍不住给孩子一耳光。
一起扛起辛苦一起奔向幸福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对,怀疑是否患了产后抑郁,我翻查各种资料想要试图缓解状况。吃美食、练瑜伽、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后,心里的烦闷也能暂时减少。
但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缓解焦虑最好的良药就是孩子。看着宝贝从嗷嗷待哺到慢慢会说话,从长出乳牙再到迈开脚步走向我,我知道这就是妈妈说的“缘分”,也是我必须承担的责任。
我不确定曾经历过的那段黑暗的日子是否就是科学定义上的产后抑郁,但却发自内心的惋惜和遗憾在最应该被呵护和被珍视的阶段里,我和家人缺少沟通,也缺少自我审视。
又是一年母亲节,我想用我的经历,告诉那些即将或者已经成为妈妈的人:爱孩子爱家庭的时候,别忘了爱自己。也想告诉更多的家庭:重视交流和包容,重视亲情和呵护,要一起扛起辛苦,一起奔向幸福。
面对产后抑郁,听听专家怎么说
再强大的妈妈,都曾有不为人知的痛,再乐观的女人,都有被产后抑郁盯上的可能。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遭遇,很难改变产后抑郁带来的各种焦虑,或想获得专业建议。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