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神科护理学重点总结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第一章绪论(易考君之正文)

1、期末重点:

2、期末难点:

3、期末指导:(重点正文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碳原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有机化合物易燃性;熔点低,受热不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反应速度慢,反应复杂,常有副反应,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等特性。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大多数以共价键形式结合面成。碳原子为4价,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双键或叁键连接形成链状或环状化合物。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构造式)。

(4)共价键的属性

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键能以及键的极性和极化性都是共价键的属性,共价键的键长愈短,键能愈大,键愈牢固,表现在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上就愈不活泼。

第一章绪论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

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

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

A基础护理B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

C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D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

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

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

(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

(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

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

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

(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

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

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

熟悉:

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3.精神症状的本质: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且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

4.常见精神症状:

(1)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协调性障碍

(3)意志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

5.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A感觉过敏:感受性↑,多见于焦虑症。

B感觉减退:感受性↓,多见于器质性精障、抑郁、木僵

C内感性不适(患者述体内有异常不适感或难以忍受的感觉,且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某种扭转、牵拉、游动、溢出、阻塞、气流上涌感):多见于精分症、抑郁症、器质性精障、躯体形式障碍

(2)知觉障碍

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即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为与实际完全不符的事物。

1.生理性错觉:如草木皆兵

2.病理性错觉:多见于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如谵妄)、焦虑症等

B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似知觉。

1.按感觉器官分:幻视、幻听、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2.按幻觉性质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3.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3)感知觉综合障碍: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举例:(某患者看见护士的鼻子特别大,且呈黑色2.窥镜症)发生错误感知。


   类型:空间、时间、运动、周围环境真实性的感知综合障碍。


   多见于:精分症、癫痫、抑郁症。

(4)三种感知障碍的比较:

种类客观事物错误感知

感知综合障碍存在个别属性

错觉存在整体属性

幻觉不存在整体属性

(二)思维障碍: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1)联想障碍

A联想速度和量的异常: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

a思维奔逸:快、多,与周围现实相关而不荒谬;常伴有意志活动增强和情绪高涨

b思维迟缓:慢、少,智力与判断能力正常;常伴有动作和行为的减少或抑制和情绪低落

c思维贫乏:乏、空,电报式语言;常伴情感淡漠、意志活动缺乏(精分症阴性症状)

B联想连贯性异常: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

a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患者意识清楚,但思维内容散漫、缺乏主题,叙述不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如“现在是上午,我家生活有困难,老师讲课我听不懂,我买了二本书”。

b破裂性思维:患者意识清楚,概念间断裂,,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文法上正确,但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使人无法理解用意。严重时成“词语的杂拌”。如某病人被问及为什么住院,答:“我上不了班,家里两个孩子,还得种地,老天爷说:你是皇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c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背景上出现的破裂性思维(如谵妄)如,某术后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时喊叫:快跑,狐狸精来了!杀我!给我解开!Yes,发大水了。天热的慌。针扎我“

C联想途经异常: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

D联想形式障碍: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

E思维自主性异常:思维被强加思维云集强迫观念

a思维被强加/思维插入:头脑中被插入了别人的思想

b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b1外部力量强制联想,思维内容是自己或强加的

b2欲罢不能的感受不明显(区别于“强迫观念”)

b3来去均快

c强迫观念:脑中反复不自觉地出现同一内容的思维;欲罢不能而焦虑、痛苦,伴有仪式动作

(2)思维逻辑障碍

A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如某病人经常反穿衣服,说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

B词语新作C逻辑倒错(丁某是死人,我把他拉活了,所以他要害我)D矛盾观念

(3)思维内容障碍

A妄想:是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指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是一种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a特征:信念歪曲、坚信不移、个人独有

b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分: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虚无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释义妄想、变兽妄想、被洞悉感、非血统妄想、被窃妄想

B类妄想观念:与妄想有一定的关联,多为妄想的早期表现。

C超价观念:

a概念:是指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b特点:以事实为基础,对事实做出超乎寻常的评价并坚持,逻辑上接近正常思维

c多见于:人格障碍

(三)注意障碍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地指向某一对象的过程

注意的分类:主动注意(随意注意):有既定目标;被动注意(不随意注意):无既定目标

(2)注意障碍

A注意增强:焦虑症、偏执精分症、抑郁症注意涣散:焦虑症、精分症、儿童多动症

B注意减退:焦虑症、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障注意转移:躁狂症

C注意狭窄:意识障碍(朦胧状态)D注意衰退:慢性精分症

(四)记忆障碍

(1)分类

A记忆量的改变:

a记忆增强:躁狂、偏执性精障记忆减退:焦虑、痴呆、抑郁

b遗忘:意识障碍、痴呆

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

原因:最常见于:意识障碍其次:痴呆和其它脑器质性疾病

种类:顺行性遗忘近事遗忘器质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远事遗忘心因性遗忘

B记忆质的改变:错构症:老痴、酒中毒性精障;虚构症:痴呆;似曾相识感:癫痫

a错构证: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b虚构症

b1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b2对同一事件,患者每次重述时均有变化,易受暗示的影响。

柯萨可夫综合征:指一组症状群,包括近事遗忘、虚构症、定向障碍。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障、痴呆、脑外伤、脑肿瘤

(五)智能障碍

(1)智能:主要是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是智慧与能力的合称。(认知: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

A表现为:理解力、计算力、分析力、创造力等

B在精神医学界:一般用“智力测验”来评定一个人的智能:智商

(2)智能障碍

A精神发育迟滞:18岁以前,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如唐氏综合征、孕期感染与中毒

B痴呆:后天获得的智能受损,继发性的。多见于阿尔茨海默症、麻痹性痴呆等痴呆症。

C假性痴呆:是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产生的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状态,是一种功能性的、可逆的、暂时的类似痴呆状态。发生时可伴有可逆性的、暂时的意识障碍。

D假性痴呆分类:

a童样痴呆:全部模拟幼儿言行,多见于癔症

b刚塞尔综合征:核心症状为近似回答,多见于癔症、心因性精障

c抑郁性假性痴呆:多见于严重抑郁患者,表现为痴呆早期症状

(六)定向力和定向力障碍

(1)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2)定向力障碍:是指对环境或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包括:

 A对环境的定向力障碍:时间、地点、人物(周围的)

 B自我定向障碍: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3)临床意义:定向力是判断意识障碍的重要标志

A意识障碍时几乎必有定向障碍

B但有定向力障碍不一定有意识障碍

(七)意识障碍

(1)意识定义:

A哲学上:人的主观世界B心理学上: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C医学上:是指保持一定的觉醒水平,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2)意识障碍:指病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辨认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或者说: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缺乏作出有意义的反应的能力。意识障碍是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同时受累(感知、记忆、思维、情绪)

A意识水平减低的主要表现(觉醒程度的降低)

a感知觉的清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升高b注意难以集中,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

c思维迟钝,不连贯性d理解困难,判断能力减低

e情感反应迟钝、茫然f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

g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姓名、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

B意识障碍的分类:

a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b以意识内容变化为主的:谵妄★、梦幻状态、朦胧状态(范围缩窄)

c自我意识障碍:人格解体、双重人格、交替人格、人格转换

C有关意识内容的改变:谵妄

a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以幻视多见

b多出现不协调性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动不安、言语错乱、紧张恐惧

c有定向力障碍,尤其是周围环境定向力障碍

d呈现昼轻夜重的病情特点

e主要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障和中毒所致精障,病死率可达10%,病损多是可逆,非结构性的。

(八)自知力障碍

(1)自知力: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

A包括三个方面:

a对疾病的认识:承认有病

b对症状的认识:能认识疾病的异常表现,并正确分辨和描述。

c对治疗的认识:主动接受治疗或服从治疗

(2)自知力障碍临床意义

A是临床精神病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B患者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是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预测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6、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协调性障碍

(1)

(2)

l病理性激情:指一种突发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反应,常伴有意识障碍,可产生无指向性冲动且难以自控。自己不能自知,事后可能出现遗忘。多见于:癫痫所致精障

(3)情感协调性障碍

A情感倒错: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表情倒错。多见于精分症

B情感幼稚: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般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多见于癔症、痴呆

C矛盾情感:同一时间出现两种截然相反、互相矛盾的情感体验,且意识不到。多见于精分症

D被强加的情感:所体验到的情感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外力强加的。多见于精分症

E病理性心境恶劣:无任何原因的短暂心境低沉,可伴攻击、自伤、自杀。主要见于癫痫精障、

7、意志障碍

(一)意志活动障碍

(1)意志活动增强:

A意志活动病理性增多B多伴情感高涨、思维奔逸C多见于躁狂症、偏执性精障、精分症

(2)意志活动减弱:

A意志活动病理性减少

B常继发于情感低落(可伴思维迟缓)或情感淡漠

C常见于抑郁症、慢性精分症

(3)意志活动缺乏:

A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意志活动严重缺乏

B常同时存在思维贫乏和情感淡漠,

C多见于精分症单纯型和衰退期(阴性症状)、痴呆

(4)矛盾意向:

A对同一事物同时出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B是矛盾思维的外在表现,多见于精分症

(二)动作与行为障碍

包括: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刻板动作(常与刻板语言同时存在)、模仿动作(常与模仿语言同时存在)、作态(多见于青春型精分症)

(1)精神运动性兴奋:

A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增多与自身的思维、情感活动的增多是一致的,与环境是协调一致的;见于躁狂症、焦虑症

B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增多与自身的思维、情感活动是不一致、不配合的,与外界环境之间毫无关联,是不协调、不一致的。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无目的,故令人难于理解。见于1.精分症的紧张型和青春型2.脑器质性疾病(谵妄、麻痹性痴呆)

(2)精神运动性抑制:A木僵症B缄默症C违拗症D腊样屈曲

木僵症: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分类:功能性木僵与器质性木僵;亚木僵:抑郁等;僵住:精分症紧张型


  功能性木僵见于:精分症、抑郁症、心因性精神病。特点:意识清楚,事后多能回忆


  器质性木僵见于:病毒性脑炎、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僵住:为严重的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为:“七不”:不语、不动、不食、不解、不吐唾液、面部表情固定、对外界刺激无任何反应


  亚木僵: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慢、迟钝。(!!无人时能自动进食、排便)


  紧张性木僵症的特点

特征性症状:空气枕头和蜡样屈曲

可表现出:

A缄默症:不语,不回答问题,有时以手示意

B违拗症:主动违拗:抗拒且做出相反的行为;被动违拗:仅表现为抗拒

第三章精神科护理技能

掌握:

1.与不同精神症状患者沟通的技巧2.精神疾病的主要观察内容、方法与要求3.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4、精神科常见急危状态的评估、预防、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

熟悉

1.精神科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及技巧2.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

3、精神科常见急危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其护理的重要意义

了解

1.精神科建立护患关系的过程2.精神科常用护理记录的方式与内容、记录要求

3.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及各治疗期的康复措施4.精神科开放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

1、与不同精神症状患者沟通的技巧

(1)妄想患者:以听为主,病情好转后帮助再认识

(2)抑郁患者:诱导述说,安慰鼓励、肯定赞同

(3)缄默不语患者:可静坐陪伴,表理解和重视

(4)有攻击行为的患者:不独处、不刺激、不站正面、发生冲动时温和而坚定劝说

(5)木僵/癔症患者:护理前仍作说明,忌随意谈论

(6)异性患者:态度自然、谨慎、稳重

2、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精神症状、躯体情况、治疗情况、心理需求、社会功能、环境观察

3、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体检

(2)间接观察法:与亲朋等交谈、察看日记、作品、娱乐活动等、查阅病历等

4、观察的要求

(1)要有目的性和客观性(2)要有整体性

(3)疾病不同阶段的观察侧重点不同(4)要在不知不觉中观察

(5)疾病不同阶段的观察侧重点不同

 A新入院:全面观察B治疗初期:对治疗的态度、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

 C缓解期: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D恢复期:症状消失的情况、自知力恢复的程度、出院的态度

5、精神科分级护理:四级护理管理

(1)特殊(特级)护理:封闭式管理(2)一级护理:封闭式管理

(3)二级护理:半开放式管理(4)三级护理:开放式管理

6、护理对象

(1)特级护理:

A病情严重伴严重躯疾且危及生命B严重冲动,自杀、自伤

C严重副反应者D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抑郁、痴呆、躁狂者

(2)一级护理:

A病情严重B自杀、自伤C躁动、外走D木僵、拒食E伴严重躯疾而不能自理

(3)二级护理:

A病情较轻B不危害自己C不危害他人D伴一般躯疾E能自理F能被动自理

(4)三级护理:A症状缓解B病情稳定C康复待出院D神经症

第五节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7、急危状态:是指患者存在威胁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急危状态常见表现形式:暴力行为、自杀、出走行为、木僵、噎食与吞食异物

对待危急状态的处理:

(1)重在预防:严密防范,掌握病情,及时有效干预

(2)有效处理:一旦发生,能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8、暴力行为:发生率高,是精神科最常见的急危事件。

(1)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

(2)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A行为征兆:早期的兴奋性行为

B情感征兆:愤怒、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激动、情感不稳定

C语言征兆:语言性威胁、说话声大并具强迫性、提无理要求

D意识状态征兆:意识模糊、思维混乱、定向力缺乏、记忆力损害

(3)预防暴力行为的护理措施:

A合理安置,避免环境刺激

B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与处理

C减少诱因:沟通交流、需要的满足、工娱活动的选择

D提高患者自控能力:鼓励表达和宣泄(找人倾诉、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学习自控方法和寻求帮助

E控制精神症状:药物治疗

F加强人员培训

(4)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寻求帮助→→控制局面→→解除武装→→隔离与约束→→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方式重建

A注意事项:站立位置与距离、语言语气、态度、出口、接近方式、行动

B控制局面时应做到:转移被攻击对象;注意交流技巧;答应能做到的要求;转移其注意力

C交流技巧:平静平和且坚定威严的语言、语气;关心理解且尊重鼓励的表情、身姿

9、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防止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1)定义:是指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生命的目的。

(2)分类:§自杀意念§自杀威胁§自杀姿态§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3)自杀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

A自杀未遂史B语言信息

C行为信息:
  1.对可逆性痴呆早发现早治疗:如VitB1↓、甲低

2.对不可逆性痴呆:加强康复护理,减轻或延缓功能残缺

B对症处理:焦虑、抑郁、妄想的处理:抗抑郁、抗精神病药

C药物治疗:原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改善认知药、促脑代谢药、血管扩张药、抗菌药

(4)痴呆的护理诊断

A语言沟通障碍、社交能力受损、生活自理缺陷

B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思维过程改变、睡眠型态紊乱

(5)痴呆的护理措施

A生理功能方面

a早期一般不会有危及生命的状况

b随脑损害的加重,自理能力下降,根据自理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照护

c睡眠:不易入睡的,可遵医嘱给予小量镇静剂

d预防意外伤害:智能减退易致意外

B心理社会功能方面

a鼓励自我照顾:早期有利于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b减低激动:尊重、鼓励,使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

c维持环境的稳定:有利于减少对患者的压力

d定向力训练:精心设置环境(熟悉的环境和人)

e恰当的沟通交谈:用语简单、具体、明确

C家庭及社区的护理措施

a最理想的照顾场所:患者家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照顾最有利

b护理帮助:家属心理教育指导计划

c家庭照顾机构的帮助:成人日间照顾中心/医院;老人之家/特殊养护机构

d互助团体:康复之友协会,可以分享经验和资源

(6)痴呆患者的护理原则

A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照护

B维持患者现有的日常生活能力

C帮助患者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

D进行难度适宜的智力与功能训练

E鼓励患者,避免责备与争执

8、AD的临床表现

(1)最早症状:记忆力下降(最早是:近记忆力↓)。受损顺序:近记忆力→远记忆力→瞬间记忆力

(2)各种智能能力逐渐受损:思考、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等,故早期学习能力下降

(3)言语能力:早期说话离题,电报式刻板式至失语

(4)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易激惹(早期有自知力)“灾难反应”

(5)个性、行为的变化(人格改变):兴趣下降、不重仪表、情感淡漠、社会性退缩;不守规矩乃至偷窃与犯罪、本能活动亢进

(6)自知力:从有到无(故早期焦虑、苦恼、易激惹)

(7)自理能力:逐渐下降乃至丧失

(8)神经系统症状:锥体外系症状

9、AD与VD的鉴别

第五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1、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自身知、情、意不协调等“分裂”症状为主要特征。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

A前驱阶段

a不易发现或易被忽视b常见:个性改变、类神经症状、语言和行为的改变

B发展阶段

a症状具肯定诊断意义b有突出、典型的分裂症状

C后期阶段

a可痊愈或部分痊愈b若反复发作迁延,易导致精神衰退

(2)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

A感知觉障碍

a幻觉:幻听最常见,多为言语性幻听:评论性、命令性、争论性,其他幻觉:幻嗅、幻视、幻触

b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

B思维障碍

a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散漫、破裂、中断、贫乏、病理性赘述

b思维逻辑结构障碍:象征性思维词语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c思维内容障碍

原发性妄想:被害、疑病、钟情、嫉妒妄想

d被动体验:思维插入、强制性思维、被洞悉感、被控制感

C情感障碍

a情感淡漠:缺乏情感反应,无动于衷

b情感倒错:情感反应及思维内容与外界环境不协调,甚至倒错

D意志行为障碍

a意志活动减少或缺乏

b紧张综合征

b1紧张性木僵:“七不”,腊样屈曲、空气枕头b2紧张性兴奋:冲动、伤人损物

c意向倒错d违拗、刻板、模仿动作

(3)临床分型(一)

(4)临床分型(二)

AⅠ型精神分裂症:以阳性症状群为主;药物治疗疗效好,社会功能不受明显损害

Ⅱ型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群为主;慢性病程,观察有智力损害;药疗疗效差,社会功能明显损害

B阳性症状群:经典抗精神病药疗效明显

指精神活动异常或亢进。常见: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行为紊乱、紧张症

阴性症状群: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效

指精神功能减弱或缺乏。常见: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孤僻内向

(5)治疗与预后

A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关键性作用

B电抽搐治疗:单用或与药疗合用。用于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紧张性木僵、明显阴性症状者

C社会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原则:

A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未治率

B足量、足疗程,提高治疗依从性

C尽量单一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D以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为治疗最终目标

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1)安全护理

A病房的安全管理

a合理安置患者:分开安置,必要时隔离病室b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检查工作

B严密观察,掌握病情

a严格遵守分级护理制度b加强巡视:重点患者、关键环节、特殊时段

(2)基础护理

A保证营养供给

a被害妄想:集体进食;罪恶妄想:混拌饭菜

b兴奋、行为紊乱:单独进食

c木僵:喂食/鼻饲

d药物反应:噎食的护理

B保证充足睡眠

C个人清洁卫生护理:督促训练生活自理

(3)心理护理

(4)特殊症状护理

A幻觉、妄想患者:

早期:主倾听、察内容、不争辩;中期:不强化,依幻觉、妄想内容针对性护理

B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护理:不刺激、密观察、用药控、防意外;必要时约束

C木僵、淡漠退缩的护理:尊重、关心、照顾、保护,防止其他病人的攻击;

(5)药物治疗护理

A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B严格执行精神科药疗护理制度: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

C提高服药依从性:分析依从性差的原因

(6)预防及健康教育

A坚持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是预防复发、防止疾病恶化的关键

B教育患者及家属,使其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征兆,医院就诊。

C注意避免精神刺激,提供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

D正确对待疾病,培养健康心态与生活方式

(7)用药指导与健康教育

A帮助患者和家属认识药疗的重要性,做好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

B对患者和家属强调要按医嘱用药,减药和加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C教给患者和家属有关的用药知识

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掌握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护理措施

熟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的临床表现

了解心境障碍的概念、发病概况、临床分型、诊断、治疗与预后

1、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一般指情感病理性的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2、躁狂症与抑郁症的护理诊断

(1)相同/相似的诊断名称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B睡眠形态紊乱C便秘

D生活自理缺陷E思维过程改变F自我认同紊乱

(2)不同的护理诊断

A躁狂症:暴力行为:针对他人;有受外伤的危险

B抑郁症:有自伤、自杀的危险;有受伤害的危险;焦虑;个人应对无效

3、躁狂状态的护理措施

(1)保证安全,严防意外

A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首先的护理措施。陈设简单、空间宽大、环境安静

B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减少刺激、发现先兆、稳定情绪

(2)满足生理需要:营养供给、个人卫生、睡眠、排泄

(3)满足心理需要:尊重、治疗性沟通等

(4)症状护理:引导患者把过盛的精力运用到正性的活动中(健身器运动、跑步、写作、画画)

(5)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了解依从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6)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药疗知识、病情观察、预防复发、培养健全人格

4、抑郁状态的护理措施

(1)满足生理需要

A保证营养供给B改善睡眠(早醒时情绪最低落,是意外事件的高发时段。C日常生活护理

(2)加强安全护理,防范意外事件。防止自杀、杀人:观察、安置、安全检查与管理

(3)症状护理(心理护理):

A改善抑郁情绪

a以平常心接受患者:要有信心和耐心,

b做最好的倾听者:鼓励患者倾诉

c不过分认同患者的悲观感受:打断其负性思考,建议培养正性认知方式

d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关怀:用于缄默不语者

e帮助学习新的心理应对方式

B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认知疗法

a是通过矫正患者的认知或思维方式来改变患者的行为、想法及情感体验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

b负性认知:是指不恰当的、消极的、歪曲的想法。

c治疗者的任务:帮助患者分析、识别负性的自动思维,用恰当的思维内容取而代之,建立起新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4)保证用药安全及药疗的顺利实施

A严防藏药自杀B了解服药依从性,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

(5)健康教育:疾病知识、药疗知识、病情观察、预防复发、培养健全人格和健康生活方式

5、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的临床表现

(1)躁狂状态

A情感高涨,自我评价高(原发、必备症状)B思维奔逸C精神运动性兴奋

D精神病性症状:幻听、夸大/被害妄想E躯体症状F自知力丧失

症状持续>1周

(2)抑郁状态

A情感低落,自我评价低(晨重夕轻)B思维迟缓C精神运动性迟滞D精神病性症状

E自杀观念和行为F睡眠障碍(凌晨早醒★)G躯体症状

症状持续>2周

第七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神经症患者的护理

熟悉神经症的主要分型;神经症和癔症的常见临床表现

了解神经症的概念、发病概况、病因与发病机制

1、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症状的精神障碍。

2、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病前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

(3)症状繁多,但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4)自知力大都良好,有现实检验能力

(5)一般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癔症除外)(6)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7)病程大多持续迁延

3、神经症患者的护理

(1)保障患者安全:密切观察、安全防范

(2)满足生理需要,提高躯体舒适度

A提供基础护理:满足饮食、睡眠、排泄等需要

B对主诉躯体不适的患者:重视躯体不适的主诉,鉴别器质性还是心因性,进行针对性护理

(3)减轻精神症状或接受症状:

(4)提高应对能力和社会功能:以心理护理实现

心理护理:

护士心理护理应遵循的原则:

A接受患者症状,理解患者。

B帮助患者认识症状,减轻症状,或者能够带着症状生活。

心理护理措施:

A耐心倾听,接受患者症状,给予支持性护理B重视心理护理对躯体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

C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D帮助患者识别和接受负性情绪及其相关行为

E与患者共同探讨与疾病有关的应激原及应对方法,协助消除应激原

F为患者提供机会和环境学习和训练新的应对技巧G帮助患者学习放松术

(5)社会功能方面

A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B协助获得家庭及其他社会支持

C鼓励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活动或团体活动

(6)特殊情况的护理

A癔症发作的护理

a隔离、住单间、适当约束b严密观察,做好安全护理,严防意外c必要时设专人护理

d心理支持、暗示治疗e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

B惊恐发作的护理

a脱离应激原或改换环境,分开或隔离b安慰、示意发作能控制,不会危及生命

c必要时设专人护理d认同、鼓励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允许自我发泄

e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7)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A使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

B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我的个性缺陷,不断完善自我

C增加维护身心健康的常识,学会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应对方式,减少或防止复发

D鼓励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活动或团体活动

E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支持与帮助

F既要关心和尊重,又不可过分迁就或强制

4、神经症的主要分型

(1)焦虑症急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

(2)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单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

(3)强迫症强迫观念(最常见、核心症状)、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4)躯体形式障碍反复、多变的躯体不适症状

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和疼痛障碍

(5)神经衰弱易兴奋和易疲劳,精神活动能力减弱

(6)癔症(歇斯底里)

5、神经症和癔症的常见临床表现

(1)焦虑症

A广泛性焦虑症

a精神方面:核心症状:过分担心而引起的焦虑体验

b躯体方面: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c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惊跳反应

B惊恐障碍

a惊恐发作:强烈恐惧感、失控感、濒死感

b回避及求救行为

c预期焦虑:担心再次发作而在发作间期明显焦虑

(2)恐惧症

A明知恐惧症状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不能自控

B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自主神经症状。

C有回避行为而影响正常生活

(3)强迫症

A意识到不必要,但不能自控而欲罢不能B因强迫症状而焦虑、苦恼、痛苦、不安

(4)躯体形式障碍

A有反复、多变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

B反复就医,各种阴性医学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病人的疑虑。

C因得不到他人对症状的认可而常伴焦虑或抑郁

躯体化障碍(伯里奎特综合征)病程≥2年

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6个月<病程<2年

(5)神经衰弱

A精力易疲劳:精力不足,工作效率↓,是基本症状

B精神易兴奋:非指向性思维活跃,感觉过敏

C情绪障碍:易烦恼、易激惹,焦虑、抑郁

D睡眠障碍:最常见入睡困难,其次多梦、易醒

E疼痛:头痛最多见,其次腰背酸痛、四肢肌肉疼痛

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6)癔症、歇斯底里(分离/转换性障碍)

A分离性障碍:以精神症状为主

分离性漫游、分离性遗忘、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痴呆、情感爆发、分离性精神病

B转换性障碍:以躯体症状为主

a运动障碍:肢体瘫痪、肢体震颤、起立或步行不能b缄默症或失音症

c抽搐发作:翻滚扭打、撕衣揪发、捶胸咬人d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

e视觉异常、听觉异常

第八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掌握依赖、戒断状态的概念;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耐受性的概念;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了解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及分类归属;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是指来自体外,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2、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酒精、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咖啡因、苯丙胺、可卡因(3)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仙人掌毒素

(4)大麻(5)阿片类:海洛因、吗啡、哌替啶、美沙酮

(6)挥发性溶剂:丙酮、甲苯、苯环己哌啶(7)烟草

3、依赖:是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状群,包括强烈的对精神活性物质的渴求;尽管明知对身体有害,但仍难以控制,持续使用;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制性觅药行为。分为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

4、戒断状态:是指因减少或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或使用拮抗剂所致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5、滥用:是一种不适当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方式,且反复使用导致明显不良后果。

6、耐受性:是指反复使用某种物质后,其效应逐渐降低,若欲达到与初期使用相同的效应,必须加大剂量。

7、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

(1)生活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口腔、皮肤、排泄)

(2)安全护理:防止发生意外

(3)特殊护理:过量中毒护理、戒断症状护理、躯体合并症护理

A过量(急性)中毒的护理

a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物误吸或致窒息

b低流量氧气吸入,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c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外伤,尤其是颅脑外伤,防止醉酒掩盖外伤症状。

d尽快使用纳洛酮

e对于昏迷的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f抽血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和酒精浓度

B戒断症状的护理

a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戒断症状的出现

b适时遵医嘱用药,减轻患者痛苦:酒精戒断症状用药:苯二氮卓类:地西泮静脉滴注

c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站立时要缓慢,不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跌倒

d震颤谵妄的护理:痉挛时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垫牙垫,防舌咬伤;谵妄护理;遵医嘱对症给药

(4)药疗护理:遵守给药制度、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心理支持、认知干预、矫正不良行为

(6)社会支持

(7)健康教育: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防止复饮的应对方式

8、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1)急性酒精中毒:普通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复杂性醉酒

A普通性醉酒

a兴奋期:欣快、话多、轻佻,P↑R↑Bp↓,面色潮红,情绪不稳,构音不清,意识清晰度↓

b麻痹期:兴奋加重后,大脑皮质抑制,出现言语零乱、步态不稳、困倦嗜睡

c醉酒状态:意识清晰度↓↓,感觉迟钝、反应性降低,判断记忆受损,自控力下降,以致醉倒不起,昏睡甚至昏迷。多数数h或睡眠后恢复正常。

B病理性醉酒

a主要表现为较深的意识障碍,多伴恐怖性幻觉和被害妄想,常有攻击性行为。

b突然发生,持续数m或数h,多以深睡告终,醒后多不能回忆。

C复杂性醉酒

a一般患者均有脑器质性疾病或躯体疾病。

b对酒的耐受性下降,饮酒量超过以往醉酒量,出现类似于病理性醉酒的表现。

c醒后可部分回忆

(2)慢性酒精中毒:酒依赖、戒断综合征、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妄想症、酒精中毒性脑病、韦尼克脑病、柯萨可夫综合征、酒中毒性痴呆

A酒依赖

a对酒无法控制的渴求和依赖:每日必饮,晨起第一件事是饮酒

b反复出现戒断症状:是酒依赖的标志

c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胃肠道炎症、胰腺炎、肝硬化、心肌病变、脑萎缩、周围神经炎

d人格败坏,丧失道德感和责任感,离婚、失业、交通肇事、犯罪、自杀的比例高

B戒断综合征

a酒精的单纯性戒断反应:减量或停饮8h后,出现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症状,如出汗、心悸、高血压、粗大震颤、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短暂的幻觉或错觉。

b震颤谵妄:减量或停饮48h后,,并有躯体症状的急性意识模糊状态,常合并生动、恐惧幻觉或错觉,肌肉粗大震颤和行为紊乱(兴奋躁动、大声喊叫)。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致大汗、发热、心率↑,可因高热、衰竭、感染、外伤而死亡。

C单纯性酒精戒断反应

出汗;P↑R↑Bp↑,可有T↑;厌食、恶心、呕吐;焦虑、头痛、失眠;手、舌、眼睑震颤;

视、听、触幻觉或错觉

D阿片类戒断综合征

a寒战、出汗、哈欠、流泪、流涕bP↑、R↑、Bp↑c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d失眠、抑郁、烦躁不安e全身骨骼、肌肉酸痛及抽搐f嗜睡、意识模糊、谵妄

g鲜明生动的幻觉h瞳孔扩大

E慢性酒精中毒常见并发症

a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意识清晰时产生,幻听、幻视多见

b酒精中毒性妄想症:意识清晰时产生,嫉妒妄想、被害妄想多见

c韦尼克脑病:眼肌麻痹、精神异常和共济失调(与VB1缺乏有关)

d柯萨可夫综合征:近记忆↓、错/虚构、定向障碍

e酒中毒性痴呆:记忆障碍、人格改变、严重痴呆

9、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1)急性酒中毒:药物治疗和对症处理

(2)戒酒:

A断绝酒来源

B药物戒酒:双硫仑(戒酒硫)、纳曲酮及氟西汀(抑制心理渴求)、乙酰基高牛磺酸钙

(3)对症治疗:

A补充VitB1:患者几乎均有VitB1缺乏,应予补充

B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小剂量开始

第九章神经症患者的护理

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与临床类型;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措施

熟悉应激相关障碍三种类型的临床特点

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与预防

1、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2、急性应激障碍临床类型: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由于遭受急剧、严重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产生的短暂精神障碍,常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一般不超过1个月。

适应障碍:是在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下,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常影响社会功能,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3、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措施

(1)脱离应激原(2)安全护理(3)生理护理(4)心理护理

A帮助患者纠正负性认知,选择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法B帮助患者学习应对技能,增强应对能力(5)药物治疗护理(6)健康教育(家庭干预)

4、应激相关障碍三种类型的临床特点

(1)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为直接原因

遭受刺激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急性起病)

临床表现:

A以意识障碍为主的表现

B以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表现

C以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表现

D部分为伴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自主神经症状

(2)创伤后应激障碍

A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为直接原因

B症状通常在创伤后延迟出现:数周~数月,很少>6个月

C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D核心症状:有三组: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症状

a闯入性症状

a1短暂“重演”性发作(闪回)

a2关联或类似事件引起的强烈的情感痛苦和生理反应

a3睡眠中的梦魇重现或做噩梦

b回避症状:回避表现、麻木表现

c警觉性增高症状:难以入睡或易醒、易产生惊跳反应、难以集中注意力

E临床表现随年龄的不同有所差异

F大多数患者可自愈或治愈,少数预后不良

(3)适应障碍

A通常在事件发生后的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短期、轻度)

B临床主要表现:情感障碍或不良行为,均伴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以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的:多见于成人。

焦虑型适应障碍;抑郁型适应障碍;混合型:焦虑和抑郁的综合症状

以适应不良行为为主的: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品行障碍型适应障碍:逃学、说谎、打架斗殴;行为退缩型适应障碍:孤僻离群、幼稚、不讲卫生

复习思考题

1、常见精神活性物质可分为哪几大类?

2、何谓戒断症状?酒精依赖所致的戒断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3、应激相关障碍有哪几种临床类型?各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第十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掌握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概念;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的临床类型

熟悉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了解进食障碍和睡眠障碍发病概况、病因与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一组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以进食、睡眠及性行为等基本生理功能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2、神经性厌食症:是以患者对自身体象的感知有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3、神经性贪食症: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以及有惧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

4、进食障碍的临床类型: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呕吐症

5、睡眠障碍的临床类型:失眠症、嗜睡症、发作性睡病、异常睡眠

6、进食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1)临床特点:

A神经性厌食症

a病态地恐惧肥胖,过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