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阳虚脾血虚脾虚湿盛脾失健运,调理 [复制链接]

1#

脾阳虚、脾血虚、脾虚湿盛、脾失健运,调理“脾家四证”。

“脾虚”两字经常被我们提及。实际上,“脾虚”也只是一个很粗犷的概念。我们通常意义上说到的“脾虚”,其实是需要详细区分才能具体进行调理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脾虚,以:脾阳虚、脾血虚、脾虚生湿、脾失健运四者最为常见。所以,这四者又被总称为“脾家四证”。其中的脾失健运主要和脾气虚有关,而脾虚湿盛则和脾阳、脾气、甚至水湿之邪都有关系。

虽然,我们都知道“虚者补之”,脾虚就要补脾。就以如何调理脾虚、如何调理这“脾家四证”来说。中医方剂组成,也是体现了其配伍精髓,更符合中药运用之传统原则的。

我们首先看看这四者的异同之处,然后从脾家四证各自的代表名方去分析其创方精髓,从而更好地体味前代先贤健脾补脾的精妙之处:

脾阳虚:阳虚则寒,这是内经留下的不易之理。因为脾之阳不足以温煦中焦,自然影响到其运化之功,从而阴寒内生。常见有饮食减少,腹胀腹痛而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四肢不暖,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沉迟,甚至胖大舌之类。

脾血虚:因为脾生血统血,脾血虚主要表现在濡养不足上。常见有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多梦却又神疲嗜睡,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缓等表现。

脾虚生湿:脾主水湿运化。根据“水湿”和“脾虚”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水湿困脾,也就是先有水湿、后有脾虚;二是脾虚湿困,这是先有脾虚,后有水湿。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脾虚是“标”,后者的脾虚是“本”,在调理上也有略微的差异;

脾失健运:这个一般指脾气虚为主。实际上,脾的运化、统血等功能,都需要由脾气来完成。所以,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运化减弱”。常有:气短自汗,饮食减少,肚子胀尤其进食后加重,大便稀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偏于沉默,面色淡白,甚至有水湿泛滥的浮肿等等。

稍微对比了“脾家四证”之后,最主要的,是如何根据这些异同点来调理的问题。前代先贤对这个四个证候,各为之创立相对应的方剂,并在之后的岁月里,被后世医家所验证,从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个“健脾名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