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睡得好么什么样的睡眠才算是健康的睡眠 [复制链接]

1#

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对于睡眠的认知,您了解了多少?有人要问,打鼾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吗?熬夜真的很时尚吗?孩子打鼾正常吗?如果你也有这些疑问,今天睡眠专家会为您一一解答。

名医档案

黄代金主治医师,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医院睡眠医学中睡眠专科医师。从事睡眠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5年。擅长失眠、打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睡行症、不安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焦虑、抑郁等疾病的诊治研究,熟练家用呼吸机使用。在疫情期间为网络平台提供了2万人次心理咨询。

什么样的睡眠才算是健康的睡眠?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睡觉,就像呆萌的考拉每天要花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睡觉,勤劳的骏马每天只需要3小时的睡眠,而我们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我们人类的正常睡眠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正常的睡眠结构和连续而稳定的睡眠周期三个要素。良好的睡眠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对于睡眠时间的要求大家是比较熟悉的,大家都知道青壮年成年人每天要睡7-8小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睡眠时间的需求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

我们正常的睡眠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人的24小时状态共分为个4个阶段,分别是清醒期、浅睡期、深睡期和快眼动(做梦)期,每一个睡眠期各占一定的比例,浅睡大约占50-60%,深睡占20%-25%,做梦占20-25%,这个就是正常的睡眠结构。有的人尽管总睡眠时间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8小时,但如果其中深睡眠的比例减少或者缺失的话,那也是属于睡眠有问题的。此外,正常的睡眠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都是从清醒进入浅睡,然后到深睡,最后进入做梦,这就完成了一个睡眠周期,正常人的睡眠周期大概90分钟,之后又会回到浅睡、深睡、做梦这样周而复始。一个良好的睡眠需要经历4-6个睡眠周期。如果有的人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都正常的,但是睡眠一开始就进入做梦而不是按照正常的睡眠周期,那这样的情况也是属于异常的睡眠,最常见于发作性睡病。因此,正常健康的睡眠应当包含充足的睡眠时间、正常的睡眠结构和连续而稳定的睡眠周期。当然,如果实在搞不清楚,那么就简单的来看第二天起床后及整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睡眠后整天精力充沛、心情愉悦、胃口良好、工作积极那就说明睡眠状态是正常的。

打鼾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吗?

打鼾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打鼾声音不太响亮,鼾声比较均匀,侧身睡鼾声就会消失,这种情况说明上呼吸道阻塞不太严重,不需要特殊处理。

第二:鼾声非常响亮,频率完全不规律,鼾声高低不均、时有时无,甚至中间会有大于10秒以上的停止,严重的会在睡眠中憋醒,这种情况就很严重,同时也非常危险,严重者会发生意外危及到生命。所以这些人有的就会表现为一粘枕头就睡,睡眠中汗多,起夜小便,早上起床呢口干舌燥的,头昏头痛,白天爱打瞌睡甚至开车都会打瞌睡,容易疲劳,早上起床以后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甚至血糖升高,如果打鼾伴有上面这些症状或医院就诊,进行睡眠监测明确诊断。

21世纪健康睡眠最大杀手是什么?

到了21世纪,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非常普遍,可以说没有电子产品我们的很多工作就无法完成。手机作为高科技电子产物,让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小了,手机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便利。现在无论是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是人手一机,甚至两部、三部。临睡前看手机直到困得不行才放下睡觉。但是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自控力,觉得自己可以把握住玩手机的度,控制睡觉时间,结果玩起手机很难放下,周而复始,如此往复,最后睡眠时间越来越晚,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同时手机等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光是蓝光,蓝光对大脑有很大影响,同时蓝光会加速衰老,减损寿命,造成大脑神经退化,损害视网膜细胞,干扰我们的昼夜节律,从而导致失眠。所以说21世纪破坏睡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手机,所以建议大家睡前1-2小时尽量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

熬夜是一种时髦?还是时尚?

熬夜怎么会是一种时尚呢,熬夜只会损伤身体。因为睡眠对身体健康是不言而喻的。当长期睡眠受到破坏或失眠时,就会对生理功能和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会严重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代谢和内分泌系统;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所以建议大家晚上23点左右上床睡觉,每天卧床的时间控制在7-8小时。

家长:“我家孩子今年初二,不知道是功课太累还是晚上睡眠不够,每节课都打瞌睡,甚至在考试时都能睡觉,而且睡觉有鼾声,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专家:你好,如果说你的孩子上课天天睡觉,甚至连考试都会睡觉,那么你的孩子可能患有发作性睡病了,该病在我们国家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目前病因不清楚的疾病,它典型的四大表现就是嗜睡、睡眠瘫痪、幻觉、猝倒,如果有这医院睡眠中心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如果你的孩子还伴有打鼾,医院完善睡眠检查了解夜间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需要家长引起重视。

(来源: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