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天晚上,陈女士进洗手间拿东西,无意中瞄了一眼刚洗完澡的女儿,发现9岁的女儿,胸部竟有一点点凸起来。她赶紧走近仔细看了看,还用手摸到了硬硬的两块。
陈女士担心得两个晚上都没睡好:难道是性早熟?
她和班级群里的其他妈妈说了这事,发现女儿并不是个例,她们班里20个女生,有15个提前发育,其中好几个都来例假了。
“我们家这个太胖了,所以三年级时候就胸部有点发育了。”
“我们家胖倒是不胖,但是个子不高,昨天刚去看过医生,说是发育了,而且骨龄偏大,要打针。”
“我现在都不敢给她烧鸡汤了,就怕营养过剩。”
“你们都还好,我们家女儿已经来例假了,医生说早了点,会比较容易导致肥胖。”
……
第二天,陈医院咨询。
医生检查后表示,孩子的发育的确有点偏早,但属于正常范围,不需要药物干预。建议是:吃清淡点,每天跳绳个,晚上9点睡觉。
陈女士说,在医院成长发育门诊候诊时,看到很多女生家长带孩子来检查,她们几乎坐满了整个候诊区。
陈女士的女儿,算是有惊无险。不过最近几年,“性早熟”的相关新闻还真不少:
哈尔滨的一个2岁女童,卵巢、子宫发育接近10岁,骨骼发育接近4岁,医生说是性早熟;
一个9岁的小男孩,每晚吃夜宵,3个月胖了20斤,骨龄显示12.5岁,性发育也提前了。
还有一位重庆的妈妈,盲目给孩子买增高保健品,导致9岁的女儿出现性早熟症状……
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妈妈们闻虎色变,医学界也越来越重视。
有国外报道说,性早熟发病率约为1/,其中女孩的发病率是男孩的10倍;
年,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逐年飙升,全国约有53万名患儿。
究竟什么是性早熟?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要怎样预防呢?
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今天就聊聊这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什么是性早熟?
一般来说,女孩大约会在9.5岁进入青春期,男孩则晚一些,大约是11.5岁。
孩子进入青春期,意味着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和发展:阴毛和腋毛生长;女孩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男孩喉结突出、声音变粗等。
如果,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就是“性早熟”。
医学上认为,女童8岁以前、男童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女童10岁以前月经初潮,就可以判断为“性早熟”。
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女童乳房过早发育,容易被妈妈发现,常常能得到及时干预;而男童的发育表现比较隐蔽,加上爸爸们又很粗心,容易延误诊断时机。
还有一个容易识别的信号:身高异常增长。
孩子七八岁时,身高突然加速增长,也可能是性早熟的表现。这一点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正常来讲,女孩生长加速是在乳房发育后1-2年,大概10岁左右,1年长6-12cm,持续1年;
男孩生长加速是在变声前后,大概12岁左右,1年长7-12cm,持续1-1.5年。
图片来自颜纯等主编的《小儿内分泌学(第二版)》▽
如果孩子还没有到发育年龄,就突然蹿高了,那还是有必要特别留意一下,是不是性早熟。
性早熟有哪些危害?
知道了什么是“性早熟”,大家一定想问:“它对孩子到底有哪些危害呀?”这就和大家说说。
1.生理上:成年后个子矮
性早熟,首当其冲的危害是对身高影响大。
性早熟会导致生长加速期提前,骨骼过早闭合,整个生长周期缩短,孩子最终的身高,很可能低于原本能达到的水平。
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个女孩,尽管乳房发育过早,但11岁才来月经,性发育的周期较长,身高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当然,性早熟对身高发育的影响仍是不容侥幸心理,我们做家长的及时发现非常重要,早发现,早干预,孩子的身高还有希望。
2.心理上:容易自卑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性早熟带来的身体变化,会让TA和身边的小伙伴出现明显不同,可能被其他孩子取笑、捉弄,导致孩子自卑、恐惧,心理压力过大。
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和认知水平。
更有甚者,因为身体发育过早,心理的成熟度却跟不上,再加上社会阅历不够、自控力不足,还会增加早恋、早孕的风险。
3.性早熟,可能是“病变”信号
临床发现,10.8%的儿童性早熟问题,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比如肿瘤、肾上腺疾病等。
所以,孩子出现性早熟的表现,还可能是身体出问题的征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诊断,就会威胁孩子的生命健康。
豆浆、蜂蜜会导致性早熟?
一提到“性早熟”,大家就联想到反季节水果、食品添加剂……网上还出现过性早熟食物黑名单,豆制品、牛初乳、蜂蜜、速生鸡等都赫然在册。
但,它们真会导致性早熟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反季节水果
经常听人说,菜场里卖的,都是“膨大”的西瓜,催熟的香蕉、芒果,“避孕”的黄瓜,如果给孩子吃了,会导致性早熟。
蔬菜瓜果的种植过程中,的确会使用激素,只是这种激素,学名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够促进蔬果高产优产,是全世界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完全不同。
当年的国家农业部,还为此专门发过公告辟谣:即便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量,也只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不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食品添加剂
当年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给我们留下了超大面积的心理阴影,导致现在,只要一听到“食品添加剂”,大家就唯恐避之不及。
但事实上,像苏丹红、三聚氰胺这样的化学物质,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那,食品添加剂是什么呢?相关法律中有解释:是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比如甜味剂、增稠剂、防腐剂等。
只要剂量合理,食品添加剂本身无害,还促进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保质期会大大缩短,没有一样袋装食品能够存在。
我们可以说,给孩子多吃这样的食物可能不够营养,但如果说“食品添加剂引起了性早熟”,就是天方夜谭了。
3.豆制品
有传言说,豆浆、豆腐等豆制品中,含有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引发性早熟。
但请注意,虽然只有一个“类”字的差别,但类雌激素和雌激素,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豆制品中含有的类雌激素,其实非常有限,不仅不会引发性早熟,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天都可以品尝一点,只要不过量就是美味。
4.牛初乳
年,国家卫生部发文,禁止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但这是因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娃喝了容易增加肾脏负担,还可能过敏,跟“导致性早熟”没关系。
5.速生鸡
长久以来,速生鸡广受诟病。
大家都觉得,鸡长得这么快,一定是偷偷喂了什么不得了的激素。甚至,还有一些PS图片,把一只鸡变成三对翅膀六只腿的怪物,让人看了心慌慌。
但其实,“速生”≠“用激素”。
速生的原因,在于良种选育、优化饲料和养殖条件等。现在,发达国家最好的养殖技术,可以实现肉鸡32-35天出笼,我国的42天,已经算落后的了。
7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肉鸡生长性能稳步变迁的过程▽
图表来自楼梦良《家禽育种》《国外畜禽生产新技术》
我国年修订的《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中规定,肉鸡在6周龄(42天)的体重指标为克。
年《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
所以,速生鸡并不是激素鸡,我们也不能简单将性早熟归因到速生鸡身上。
而且,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中,都明文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是违法行为。
不过,对于一些不合规的小饲养厂,还是有可能因为养殖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使用激素,或者购买添加了激素的饲料。
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禽类,一般都不会有问题,可以放心给孩子食用。
至于养殖动物过程中可能使用的抗生素,通常含量也很小,不会对人体有害。而且,抗生素不是激素,也不会导致性早熟。
6.蜂蜜
蜂蜜的营养物质组成中,含有80%的糖、少量的水,以及不及1%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花粉等。
花粉中虽然有少量植物激素,但不同于动物性激素,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只是,蜂蜜的含糖量太高,大人小孩都不能多吃。尤其是1岁以下的娃,坚决不能吃蜂蜜,其中含有的肉毒杆菌可能引发中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蜂蛹、蜂王浆等补品,营养成分过高,也不能给孩子吃。
性早熟的最大成因,是“肥胖”
既然,豆浆、蜂蜜、反季节水果等都不会导致性早熟,那性早熟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它的成因非常复杂。医学上最明显的因素有: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性激素类药物、对中枢系统的放疗干预等。
排除这些因素,目前医学上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过早释放,是性早熟出现的最大原因。
那么,是什么促使GnRH过早释放呢?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医学院硕士顾中一指出:内脏的脂肪蓄积,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代谢控制因子,会影响到GnRH的分泌。
太专业了看不懂对不对?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
肥胖,是儿童性早熟的最大原因。
想预防性早熟,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对付肥胖。
现在条件好了,孩子顿顿大鱼大肉,还经常吃汉堡、炸鸡、薯条等高热量油炸食品,导致饮食结构失衡、营养过剩;
同时,受电子设备广泛普及的影响,孩子又很喜欢打游戏、看动画片,长久坐着、躺着,不爱运动,就把自己养成了小胖墩。
所以,要预防性早熟,我们完全不必盯着某一种食物死磕,而是要给孩子提供科学的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再督促孩子多运动,让脂肪少点,腱子肉多点,健康成长。
除了营养性肥胖之外,盲目补充保健品和营养品、大量使用塑料餐具、晚上开灯睡觉、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盐的家装材料等,也是可能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在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下。
最重要的是,家长如果怀疑孩子有性早熟的可能,千万不要自己干着急,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或内分泌门诊做下检查,听听医生的专业诊断,再采取措施也不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