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睡眠障碍六过度嗜睡障碍2大象 [复制链接]

1#

医学之光

第期

睡眠障碍(六)

过度嗜睡障碍(二)一特发性过度嗜睡(IdiopathicHypersomnia,IH)

1

简介

特发性过度嗜睡是一种主要以白天过度嗜睡(不伴猝倒)为特征的睡眠障碍,也被称为“宿醉”式睡眠,其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包括不易清醒或清醒耗时过长、反复再入睡、易激惹、意识模糊等。

患者通常不能被闹钟唤醒,只能使用一些特殊手段促醒。

患者自我报告的总睡眠时长一般都较长,白天小睡的时间往往超过一个小时,且超过半数的患者醒后感觉不解乏。

特发性过度嗜睡患者也可以出现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相关的症状,如头痛、多汗等。与发作性睡病相比,也有可能出现睡瘫和睡前幻觉,但更少见。

2

实验室检查

主要依靠MSLT(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和PSG(夜间多导睡眠仪)进行睡眠监测。

白天过度嗜睡的客观依据包括MSLT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小于等于8分钟,24小时PSG显示睡眠时间超过11小时,这些均有助于诊断。

此外,在PSG中,患者的睡眠效率往往高达90%以上,睡眠结构正常。

MSLT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减少,但长于大部分发作性睡病的患者,且SOREMP(异常REM睡眠起始)少于两次。

3

诊断以及鉴别

特发性过度嗜睡的诊断是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日间过度嗜睡之后才可以确定。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检查,如精神心理测试,MRI等以协助诊断。

其诊断标准如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标准:

A.患者每日出现难以抑制的睡眠,并至少持续三个月;

B.不伴猝倒;

C.MSLT显示少于两个或者没有SOREMPs,或PSG显示无REM潜伏期≤15分钟的SOREMP。

D.至少有以下一条存在:

(1)MSLT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8分钟;

(2)24小时PSG记录的总睡眠时间≥分钟(典型的是12~14小时),或通过手腕体动仪结合睡眠日志(平均至少超过7天的自然睡眠)加以证实。

E.排除睡眠不足综合征(如需要,可以通过观察增加夜间卧床时间后嗜睡有无改善来测试,最好经至少1周的手腕体动仪证实);

F.过度睡眠和/或MSLT结果不能用其它睡眠障碍、内科或精神障碍、毒品及药物滥用来更好解释。

IH的鉴别在其诊断标准中已有所体现。

与睡眠呼吸相关障碍鉴别的要点在于呼吸事件的发生;

MSLT和PSG可以将发作性睡病和特发性过度嗜睡相鉴别;

如果是单纯睡眠不足,增加夜间卧床时间后嗜睡改善,而特发性过度嗜睡患者往往在日间进行小憩后不解乏;

药物或毒品引起的嗜睡,可以通过停服予以判断;

MDD(重度抑郁症)患者也可能出现嗜睡,这些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症状和IH相似,然而其症状每日均可发生变化,且夜间睡眠潜伏期无缩短,睡眠效率低于正常;

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没有定论,对于需要长时间睡眠的长睡眠者,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睡眠时长可能会在日间感到困倦,但在其恢复正常的睡眠时长后,就可以恢复精力,IH患者无论睡眠时间多长都会感到持续的困倦。

4

治疗

目前特发性过度嗜睡的病因未明,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

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白天的清醒,中枢性兴奋剂可以部分或间断地缓解症状,但其疗效不如发作性睡病。

在欧美国家,莫达非尼是一线治疗药物。

除此之外,患者的睡眠卫生教育也有一定帮助。

二疾病相关的过度嗜睡

日间过度嗜睡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继发症状,以神经和精神疾病常见,包括颅脑外伤、卒中、脑肿瘤、脑炎、精神疾病。

疾病相关的过度嗜睡严重程度不一,可以表现为发作性睡病一样的小憩后短暂精力恢复,也可能表现为特发性过度嗜睡那样的小憩后不解乏。

在儿童患者身上,表现更为多样化,往往不以嗜睡为主要表现,而表现为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下降等。

其诊断的关键在于确定原发病。

这里仅介绍几种常见的可能引起过度嗜睡的疾病

1继发于帕金森病的过度嗜睡:

帕金森病患者可发生严重嗜睡,其原因可能是失眠;多巴胺类的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MSLT检查往往可以发现异常,部分患者的MSLT结果符合发作性睡病。

2创伤性过度嗜睡:

多见于颅脑损伤后,根据一项相关研究显示,有28%的患者会出现过度嗜睡,可能是下丘脑分泌素或者其他相关的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此外,颅脑损伤患者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频率也较高。

3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肿瘤、感染、卒中等):

当病灶发生在下丘脑部位时,很有可能出现继发的睡眠障碍。

4其他: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引起日间过度嗜睡的原因;肝性脑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嗜睡。

三药物或物质滥用引起的过度嗜睡

此类情况包括镇静安眠药的不良反应、镇静药物或毒品等物质滥用引起的过度嗜睡、兴奋剂撤药或戒断引起的过度嗜睡,严重者可能出现中毒性过度嗜睡和中毒病脑病。

1镇静安眠药物引起的过度嗜睡:

安定类药物、“Z”药、阿片类、巴比妥类、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以及部分抗抑郁药都具有镇静安眠效应。

抗抑郁中的米氮平和曲唑酮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有时也被用来治疗失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也可以引起嗜睡,这种药常用来治疗不宁腿综合症和帕金森综合症,可能引起白天过度嗜睡和突然出现的“睡眠发作”。

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即镇静作用,新一代的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此不良反应较小,且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阿片类药物除了具有镇静作用外,有呼吸抑制的风险,使用时需注意,如果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

除此之外,一些非甾体抗炎药、抗心律失常药等在应用时也有可能出现嗜睡。

2药物或物质滥用引起的过度嗜睡:

酒精、苯二氮卓类(安定)、巴比妥类、阿片等均可导致白天嗜睡。

3兴奋性药物撤药或戒断引起的过度嗜睡:

突然停止使用具有兴奋性作用的药物后会出现白天过度嗜睡。嗜睡的情况一般在第一周最明显,可持续数周。

长期规律摄入咖啡因的人群。如中止摄入咖啡因,可能产生嗜睡、疲乏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可持续数天。

对于药物或物质滥用引起的过度嗜睡需停用可疑的药物或物质,对成瘾者需要逐渐减量并进行替代治疗。

四睡眠不足综合征

1

简介

睡眠不足综合征又称行为导致的睡眠不足综合征,因急性或慢性睡眠剥夺所致。

社会和心理因素均可缩短夜间睡眠时间而导致白天嗜睡,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如午睡可降低夜间睡眠效率,增加夜间清醒的时间。

尽管睡眠不足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青春期更为常见,青春期睡眠需求高,往往因为学业压力和睡眠时相延迟倾向导致长期的睡眠剥夺。

症状的产生和睡眠不足导致的生理心理反应有关,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每夜睡眠6小时会导致操作能力降低和嗜睡增加,若限制在4小时将导致清醒时睡眠压力明显增加,易发生白天嗜睡、操作能力受损。

2

症状

睡眠不足综合征患者的入睡和维持睡眠的能力与正常人群无差异,甚至超过平均水平。除了白天嗜睡之外,还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包括,易激惹、注意力涣散、焦虑、疲乏、烦躁、坐立不安、全身不适等。

3

检查

体动仪和睡眠日记有助于协助诊断,确定总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等。

PSG、MSLT不是诊断所必须的。如延长睡眠时间后症状消失,则可诊断睡眠不足综合征。PSG可能显示睡眠效率增高(大于90%)。

4

诊断

诊断标准如下,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标准:

A.病人每天出现难以抑制的嗜睡,在青春期前儿童病历当中,嗜睡可以表现为行为异常。

B.根据本人或者是他人叙述的病史,睡眠日记或者是体动仪确定的睡眠时间,通常短于对应年龄的预计值。

C.几乎每天出现睡眠减少,并且至少持续三个月。

D.病人被闹钟或者是他人唤醒的时候,睡眠时间是缩短的,如在周末或者是假期,无需唤醒而睡到自然醒的时候,睡眠时间延长。

E.延长总睡眠时间以后,嗜睡以及相关症状消失。

F.相关症状不能以另一种没有经过治疗的睡眠疾病,药物或者是毒品以及其他内科神经和精神疾病,更好的来进行解释。

青少年中,睡眠不足综合征十分常见,需要和睡眠时相延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品行问题进行鉴别。

睡眠不足综合征的MSLT结果可能有异常,此时需要和发作性睡眠等其他嗜睡疾病进行鉴别。

5

治疗

讲究睡眠卫生,保证充足的失眠时间是改善睡眠不足综合征的主要措施

END注:根据大象药物学校讲座整理:走进大象责编

棋紫Denny妈妈

审核动图设计

KesanN叶片插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