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上周工作室来了一位特别的小患者,是一位很熟悉的中医师介绍而来,他奶奶带着他来工作室刚坐一会儿,小孩儿面部就开始斜视、噘嘴、摇头,同时喉中伴有响声,症状发生的频率不固定,动作也不固定,有时只是斜视、有时只是摇头、也有几种症状同时出现的。
小孩儿今年十一岁,据他奶奶说这症状是四年前开始,起初是按西医的方法在治,CT和MRI检查后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就开了些抗惊厥的药吃,服药后发症的频率不似以前那么多,但孩子成天都嗜睡,这让宝贝孩子的奶奶心疼,于是孩子断了这药,断药后一段时间症状再次出现,并且不只是面部,还伴随颈肩的抽动以及呼吸困难。后又找到中医按肝血不足进行调理,颈肩抽动的问题消失,但面部的抽动难以根除。
为了解决孩子抽动的问题,奶奶自学了不少相关理论,例如松筋结、捏夹脊之类的手法自己学来经常给孩子做,甚至结合着网课自学了《解剖列车》,对人体立体结构网络也有一定了解,所以当中医朋友聊到笔者手法的特点后,她当即决定过来试试。
抽动这种症状,如果没有器质性问题,在手法上一般认为是身体为了让自己恢复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努力,和疼痛、酸麻等症状在本质上类似。笔者让他趴着检查看是不是长短腿,结果发现不仅腿不一样长,脚也不一样长,这是一侧足弓塌陷造成的不对称。顺着足弓塌陷侧(右侧)的腿向上检查,发现右髋卡住,右侧臀大肌隆起,这意味着整个体轴呈左旋。又看了看肩胛对体轴的影响,以及脊柱的歪斜情况。
我问奶奶这孩子是否趴着摔出去过,奶奶说是的,孩子还在念二年级时,一手拿着玩具奔跑,被障碍物绊了一下,趴着摔出去,摔得还比较严重,甚至不能起来走动,医院检查,怀疑右侧髂骨骨裂,但片子拍出来并没有问题,此后就没再注意。有这个经历那身体的情况和实际就联系上了,当时摔出去虽没有伤着骨头,但对软组织的伤害应该不小,再一个髂骨这位置是人体多条主要张力线的交汇点,身体为防止再次出现这种冲击,束缚该处骨骼的软组织会一定程度上松弛,以缓冲撞击力度。因此汇集于此处的浅层筋膜除了要协调跨关节的肌肉,还要额外代替深层筋膜承担稳定骨盆的作用。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这些张力线上的筋膜会发生应力松弛,就像把橡皮筋用力缠在笔上,刚开始橡皮筋张力很大,但是渐渐地橡皮筋会越来越松。这种松弛沿着张力线向上下传导,向下延伸至足弓,使得筋膜束缚无力,足弓塌陷,向上沿肋骨传导并,使得束缚肋骨的筋膜松弛,肋腔不能张开撑住,因此本该由胸腔承担的拉力跨过肋骨直接让颈肩和颅面承担,这就使得身体会作出斜眼噘嘴等动作来对抗无时无刻的拉力。这也可以解释抽动症为何在紧张状态下发作更多,而好好睡一觉起来症状又会消失一段时间。紧张状态下,筋膜张力整体增加,对颅面的拉力也相对增加,因此身体需要更为频繁地去对抗拉力;而休息时人体是躺着的,这些张力不再作用于颅面,因此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肋腔张力不足塌陷影响膈肌及周围脏腑的功能,膈肌下是肝、膈肌上是肺,所以时常发现有抽动症的患者在中医上会认为肝血不足并伴随肺气虚,这在筋膜的传导上偏深层,抽动时喉间发出的声音其实就是在平衡深层筋膜的张力。笔者在把孩子的足弓拱住,小腿、膝后的肌肉松开后,再对位骶髂关节对好,肋骨捋平,肩带理顺,颈椎及周围筋膜摊平,再让小孩跑跳走动半小时后,没有再出现抽动的症状。在遇到罕见的症状时,不要针对症状去思考症状,人是活着的整体,具有自我恢复的意识和能力,症状的出现,可能是提醒我们应该调整的方向。更多相关文章:
刮痧拔罐放血,为了祛湿你还做了哪些傻事?
手法见山
你认为的推拿可能是错的
实操
99%的筋膜枪都在被错误使用
骨盆修复
蟪蛄何以言春秋?
笔者给大家分享这些都是一些个人在临床诊疗当中体见的一点经验,希望看了这些内容之后您能有所收获!欢迎转发分享,您的转发分享是对笔者最大的支持!
水木北斗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