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图看懂糖络病的分期与分证 [复制链接]

1#
请问脸上为什么会长白色斑点         http://www.pimjz.com/bdfzl/bdfzx/348.html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糖络病的自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成郁、热、虚、损4个阶段,见下图。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糖络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一、郁

糖络病前期,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糖代谢异常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已进展至糖尿病但仍处于病程早期者,多属于此阶段,大部分肥胖型糖络病患者在前期处于肥胖状态时,因多食而致中焦积滞,食郁中满,加之久坐少动,“肌肉枯,气道涩",使得全身气机郁滞,进而导致气、血、痰、湿、火、食“六郁"形成。此类患者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兼有消谷善饥、脘腹痞满、困倦嗜睡、大便干或黏腻等症。消瘦型糖络病患者因先天不足,脏腑气化功能减弱,外易受风寒湿等邪气侵袭,内易因饮食情志失调而致气机郁滞。此类患者多偏消瘦,兼有情志不畅、纳食不佳、易感外邪等表现。糖络病前期患者大部分处于郁的阶段,脾胃壅滞及肝郁气滞证是该阶段的主要证型。

1.脾胃壅滞证

主症:多食或厌食,困倦嗜睡,大便量多。

兼症:脘腹胀满,嗳气、矢气后缓解,嗳气酸腐。

舌脉:舌淡红胖大,苔白厚,脉滑。

2.肝郁气滞证

主症:焦虑抑郁,多虑少寐,胸胁胀满。

兼症:喜太息,女性经前乳房胀痛,症状随情绪变化大。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二、热

热糖络病的早中期多属于此阶段,多数患者由郁的阶段化热发展而来,肥胖型糖络病患者因“中满、六郁"而化热,多属实。消瘦型糖络病患者因脾虚失运、肝郁气滞日久而化生内热,在本虚的基础上兼有标热,属本虚标实。肥胖型糖络病患者多见口苦易怒、口干喜饮、多食易饥、大便干结等肝、肺、胃、肠热盛的表现。消瘦型糖络病患者则多见心烦急躁、焦虑易怒、咽干而不多饮,饥而不欲食等虚热之象。肝胃郁热、胃肠实热、肠道湿热、痰热互结、肺胃热盛及脾虚胃热证是本阶段的主要证候表现形式。

1.肝胃郁热证

主症:面色红赤,心烦易怒,口干口苦。

兼症:脘腹痞满,胸胁胀闷,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大便干,小便色黄。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热互结证

主症:形体肥胖,腹部胀大,口干口渴。

兼症:胸闷脘痞,喜冷饮,饮水量多,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

舌脉: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3.肺胃热盛证

主症:口大渴,易饥多食,汗多。

兼症:喜冷饮,饮水量多,便秘尿黄,面色红赤。

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洪大。

4.胃肠实热证

主症: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难行。

兼症:口干口苦,或有口臭,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

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数而有力,右关明显。

5.肠道湿热证

主症:大便黏腻不爽,或臭秽难闻,肛门灼热,脘腹痞满,厌食油腻。

兼症:小便色黄,口干不渴或渴不多饮,或有口臭。

舌脉:舌红胖有齿痕,苔黄膩,脉滑数。

6.脾虚胃热证

主症:口渴,多饮,消瘦明显,大便干,或干稀不调。

兼症:小便频,多食腹胀。

舌脉:舌淡红,苔薄黄,脉数无力。

三、虚

糖络病中后期,随着热阶段的持续和进展,火热伤阴耗气,若脏腑功能先天不足,渐至气阴两虚,进而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如《证治要诀·三消》曰:“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也,久久不治,气尽虚。”此阶段由实转虚,以虚为主,包括阴虚、气虚及阳虚,而同时又存在标实,如热阶段未清之火热,或郁阶段未解之“六郁”等。传统消渴病多处于虚的阶段,其阴虚燥热的基本病机与本阶段大致相同。热盛津伤、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虚胃滞及肝肾阴虚证是本阶段的主要证候表现。

1.热盛伤津证

主症:口大渴,汗出多,乏力。

兼症:喜冷饮,饮水量多,易饥多食,尿频短赤,口苦,溲赤便秘。

舌脉:舌干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虚。

2.阴虚火旺证

主症: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

兼症:潮热盗汗,少寐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

舌脉: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3.气阴两虚证

主症:消瘦,疲乏无力,易汗出,口干口苦。

兼症:渴不多饮,饥不欲食,昼不精,夜不瞑,心悸汗出。

舌脉:舌红少津,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数。

4.脾虚胃滞证

主症:食欲减退,便溏,心下痞满。

兼症:困倦嗜睡,夜卧不安,或呕恶肠鸣。

舌脉:舌淡胖,苔腻,脉弦滑无力。

5.脾胃虚寒证

主症:渴喜热饮,完谷不化,畏寒。

兼症:食欲减退,呕吐清水,困倦乏力,四肢不温,面色huang(白光)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迟缓。

四、损

糖络病发展至后期逐渐出现各种脉络并发症,多属于此阶段。随着病程进展,五脏六腑渐至衰败,气化功能失调而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渐生,久病入络,终致脉络受损。《圣济总录》曰:“肾消……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三消论》云:“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古人已认识到消渴病进一步发展可变生肾病水肿、聋盲、疮癣等病症,论治时虽多归于其他病症,但多以虚损论治。本阶段火热已消,脉络损伤而脏腑虚衰,故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

1.肝肾阴虚证

主症:心烦多梦,视物模糊,眩晕耳鸣。

兼症: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渴不多饮,尿频混浊,皮肤干痒,颧红遗精。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2.脾肾阳虚证

主症:小便清长,腰膝酸冷,浮肿。

兼症: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畏寒身冷,神疲嗜睡,五更泻。

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3.阴阳两虚证

主症:小便清长,面色黧黑,腰膝酸软。

兼症:畏寒肢冷,渴不多饮或喜热饮,心烦,昼不精,夜不瞑,耳轮干枯,五心烦热,神疲乏力,阳痿浮肿。

舌脉: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郁、热、虚、损概括了糖络病全程的时间演变过程,无论脾瘅还是消瘅,其发展过程均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代表了疾病发生、发展及最终的转归。以此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能够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全程的整体把握,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病理特点进行针对性防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好书推荐

《糖络病学》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以往中医治疗糖尿病多参照“消渴病”辨治,但临床逐渐发现其局限性。在继承传统消渴病理论基础上,结合诊断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中医学角度重新认识现代临床重大慢性疾病糖尿病,并根据其临床特征、转归及自然演变过程,将其重新命名为“糖络病”。本教材对糖络病及其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期、分证辨证,针对各期不同中医证候筛选出有效方剂,紧密贴合现代临床实际,构建糖络病中医辨治体系。

作者简介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主持制订《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糖络杂病论》。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经方治疗慢性腹泻的3个经典方案

直面抑郁,重新夺回生活的掌控权

一出现这种脉象,用半夏泻心汤(参与文末互动得福利)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出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