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阳了”医院
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那么
如何分辨自己是否需要就医?
医院,又如何“对病挂号”呢?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对待就医问题
下面,小布为你答疑解惑
↓↓↓
1
个人如何防护,医院?
12月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团队两名成员——广州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杨子峰教授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
在采访中,钟南山团队回答了个人如何防护,医院的问题。
疫情防控不光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有关个人如何防护,钟南山也提醒,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还是要严格执行戴口罩、减少聚集,做好一些基础疾病的及时治疗。“现在优化调整了以后,我们看到,很多人自觉减少了社会聚集,戴口罩的人比以前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这是好现象,说明我们自我防护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至于感染了以后,钟南山建议,大多数人可以居家隔离,要注意戴N95口罩,尽量减少感染家人,隔一天用抗原测试,过几天试纸阴性就可以了。如果有症状,比如发烧,一般奥密克戎引起的发烧很少超过三天,如果过三天还是发烧,就要去找医生。“如果是原来就有比较严重基础病,感染后则很容易造成基础病的加重。这样的情况,医院和相应的医务人员联系,一旦有些什么情况需要立刻送院就医。”
黎毅敏说,鉴于重症主要集中在有基础病的老人或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弱势人群身上,大量的一般人群不要盲目吃药,否则风险会更高。他特别提出,有基础病的人群,特别希望他们能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接受治疗,不要因为害怕医院看,“正常地接受治疗,才是对生命健康最好的保护。”
2
孕妇有呼吸道或者发热症状,短期观察还是立刻就诊?
如果14天内有疫区或者患者接触史,舌下体温(不推荐腋下体温)超过37.3℃,伴有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应该及时就诊;
如果14天内有疫区或者患者接触史,体温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闷或者经皮氧饱和度下降,应该及时就诊;
没有疫区或患者接触史,体温超过38℃,应该及时就诊;
伴有产科因素(宫缩、出血或其他因素)需要及时就诊者;
如果医疗资源比较充足,可以积极就诊。
3
孩子发烧咳嗽,医院?
如果孩子发热,但精神状态良好,玩耍自如,吃喝正常,说明病情并不严重,可先在家观察。
发烧:3个月以下的宝宝,医院交给医生处理;3个月以后的宝宝,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吃布洛芬。
咳嗽:不要给孩子吃止咳药;1岁以下要保证奶水或水的充足;1岁以后的孩子还可以睡前吃一小勺蜂蜜来缓解咳嗽。
4
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医院就诊?
出现呼吸急促;
面色、口唇发青,出现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精神状态差:出现嗜睡,对周围食物兴趣降低,反应能力减退;
尿量减少,脱水。
以上情况如果出现任意一种,说明孩子病情较重,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
5
老人有点感冒的症状,要不医院?
先看基础情况。老年人免疫力较弱,尤其是有心脑肝肾基础疾病的老人,如果出现持续发热以及感觉有明显的气短乏力症状,建议就医。
对于“健康人群”,身体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有些“自限性”疾病并不需要治疗——时间到了自己就好了。但是有些疾病是不能扛着的,那出现了哪些医院看病呢?
1.器官的功能受损
眼睛的功能是用来看东西的,突然看不见了,应该马上看医生。同理,突然听不见了,四肢运动突然出现障碍……等等,这些器官受损的问题,需要立即就诊。
2.不能忍受的疼痛
“痛,忍一忍就好了!”很多人身体疼痛的时候都这样想……
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一直拖延不去治疗,急性疼痛很有可能转为慢性疼痛,甚至终生不愈。
如果原发病治疗好之后,还有后续的疼痛症状,且超过1个月以上,就应该看疼痛科医生了。
3.反复发作的不适
老毛病了,忍忍就过去了——大部分的癌症就是这样度过了无人骚扰的早期。对于反复出现的不适,应该认真注意诱发的原因、缓解的方式。
4.突然发生恶化的疾病
医生可能已经告诉你这个病没什么,过几天自己就能好。开始的时候,感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恶化了,医院复查一下。
医院,又如何“对病挂号”呢?
这份就诊秘笈,让你事半功倍!
不同症状对应不同科室
一张图教你对症挂号!
原标题:《“阳了”医院?医院,怎么挂科?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