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诊过的很多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的父母,都发出过以下疑问:
“大夫就问诊了不到10分钟,还没详细了解我孩子的得病经历,怎么就说孩子是双相障碍了呢?这个诊断可靠吗?”
“网上说双相障碍是重性精神病,听着很吓人,可我觉得孩子明明没那么严重啊。”
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很多父母非常焦虑,他们会上网搜索、或者咨询精神科大夫相关的知识,但往往会得到“双相是重性精神病,难以治愈”、“要终身服药”、“遗传度高达80%”等信息,给人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烨华,他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其父亲在电梯里抱头大哭,母亲更是万念俱灰,跑到楼顶曾想一跃而下,幸好及时恢复理性。
其实,以上关于双相的信息有很多是偏颇的,甚至是不够科学的。只有父母深入了解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才能免于恐惧和焦虑,更好地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而且,就算孩子被诊断为双相障碍,父母要知道,“双相障碍”的诊断只是精神医学一个学科的“症状学诊断”。而且,该疾病诊断的标准在精神科内部有争议,孩子有可能不是真正的双相,而是“伪双相”,即“非典型双相障碍”。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精神科里的“泛双相化”、“过度诊断”都是普遍现象。
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了《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册》(DSM-5),其中在双相障碍诊断方面发生一个重大变化——双相障碍的内涵扩大了。
比如,将曾有抑郁发作、也有过疑似轻躁狂发作(也就是没有完全达到轻躁狂发作的标准)的患者,DSM-5将其归属为“其它特定的双相情感障碍”;
如果因为滥用物质或药物而导致符合双相症状的患者,DSM-5将其归属“物质/药物引发的双相及其相关障碍”。
DSM-5虽然只是在美国发布的,但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世卫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也是在DSM-5的基础上编撰的,全世界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正参照着这本书为患者下诊断。
所以,本来诊断就有争议的双相障碍,在DSM-5的助推下,“泛双相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了。
但我们认为,精神科大夫考虑对青少年患者下“双相障碍”诊断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第一,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数字星球”时代,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中接触海量信息,不再一味认同、听从父母的话。
而且他们更加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如果家长还是采取老一辈那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又缺乏自我反省意识的话,家长便会频繁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随着孩子所遭受的心理创伤不断叠加,他们就有可能跟父母发生剧烈的亲子冲突。孩子在家大发脾气,砸物打人,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
但这并不是“易激惹”,而是“激越状态”,是内心极度痛苦、压抑、愤怒的爆发。这种情况不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也就不能诊断为双相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这一点在临床中仍有争议。但越来越多国内外精神科医生、专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颜文医院的孙学礼教授也发表过相似的意见。
第二,如果诊断是双相障碍,往往会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整体药量会比治疗抑郁症更大,就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对于成年人来说,药物副作用对生活的影响可能尚不算大。但对于青少年患者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若出现了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嗜睡等药物副作用,就必然影响其学习状态,加重他们患病后本来就有的学习障碍。
而部分青少年患者非常看重学习,甚至把成绩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学习状态下滑,进而又会加重其情绪障碍。
还有,服药后还有可能出现代谢紊乱综合征,体重迅速增长,这对于青少年患者,尤其是女性而言,又是一记很大的心理打击。这可能会令她们更加自卑,甚至遭到更多同学的嘲笑与排挤,形成新的心理创伤,加重其病情。
第三,双相障碍属于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但在以前,这被称为“重性精神病”,所以临床中仍有很多大夫,甚至是国内医院的专家仍然将双相患者称为“精神病人”。
而大众对“精神病”这3个字存在歧视眼光,这甚至是一个用来辱骂别人的话。再加上,目前社会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包容度并不高,污名化仍非常严重。如果大夫轻易给青少年患者贴上了“精神病人”的标签,患者和家人的病耻感会很强,心理压力非常大,于其康复极为不利。
因此,我希望精神科大夫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区分激越和易激惹,尽量避免“泛双相化”和过度诊断,慎下“双相障碍”的诊断。
患者父母们也要掌握高效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深入了解孩子的患病根源,形成清晰的康复路线,才能免于恐惧,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