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破隐秘的担忧发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 [复制链接]

1#

原创罗吾民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杨女士这半年过得很不“太平”。先是班主任频繁联络自己,报告上高一的女儿“不交作业”、“整节课趴在桌上”;后来就是女儿不时因为“头疼脑热”请假在家。医院,但也查不出什么问题。她尝试劝女儿“坚持上学”,但每次女儿都是大哭大闹、“作天作地”,还说“我就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看不起我”这种奇怪的话,有一次甚至砸坏了家里的ipad。

杨女士知道自己会有“语气不好”的时候,但是这么夸张的反应还是让她感觉莫名其妙。性格原本乖巧的女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吗?还是在逃避学业压力?或者有其他问题?杨女士不愿再想下去。

杨女士心怀一份隐秘的担忧。担忧之所以隐秘,一方面源于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以为“看心理医生”就等于“承认自己是神经病”,“家丑”不可外扬;另一方面则源于对获助可能性的怀疑:看了心理医生又怎么样呢?心理有病,就不用好好上学了?岂不是给孩子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万一诊断出什么能治好吗?要是医生让孩子吃药怎么办?孩子还小,会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如果不治疗,会不会长大了自然就变好?

(图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因为这份“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担忧更显沉重。也因为这份隐秘,所以许多父母经历过“没头苍蝇般”的孤独自救阶段:这一头要应付因孩子消极表现(如成绩下滑、违纪行为、作业拖欠、上课嗜睡等)而来的学校压力,另一头还要和孩子斗智斗勇。杨女士在怒不可遏时,曾在校门口强拽女儿下车,但冷静过后又觉得自己“做得太过了”;在被老师提醒“要注意教育方法”时,心怀愧疚,但在试着“放手”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和女儿进入了“谁说了算”的权力斗争,情绪常在失控的边缘……

隐秘的担忧,承之受之,父母实属不易。随着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上升,像杨女士这样有隐秘担忧的父母人数也在增加。

让人更为痛心的一种情况是:等到父母经由反复挣扎终于确认孩子就是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时,情况已经变得非常严重。

发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时家长的积极行动

所以,父母在发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时,一定要打破“隐秘的担忧”,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积极有效的行动包含但不限于:

打破误区

父母必须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既不是孩子道德败坏、意志薄弱,也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失职、教养不力,更多地是生理原因和环境压力因素交互作用下的身心发展不均衡,甚至有研究者认为“本质就是大脑神经递质紊乱”。所以,与其认定“孩子是个问题小孩”,不如认为“孩子是遇到了问题”。孩子应当获得帮助!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早发现,早干预”的愈后效果最好。上述认识,是后续行动的基础。

获取支持

精神医学、心理咨询和学校教育,都是专业的领域。因此家长在怀疑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时又心存疑虑、不敢确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此时,获取学校心理老师或区域心理中心老师的支持,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专业的学校心理工作者,既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受训背景,又知晓“保密”原则的重要意义,因此可以成为问题初筛者、求助指引者、沟通指导者和情感支持者。

问题初筛

是指心理老师通过资料搜集,可以协助判断孩子遇到的问题类型:是身心发展中的过程性问题(如,以“叛逆”表达独立自主性的需要),还是教育环境中有不利因素(如,学习压力超过个人承受范围),还是有需要进一步被评估的精神症状(如,持续的消极念想)?

求助指引

是指在形成上述基本判断后,心理老师会给“该怎么办”的建议和相关资源。建议可能是“持续观察”,可能是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可能是孩子接受心理咨询或全家接受家庭治疗,也可能是尽快就医、接受精神评估。在推行“医教结合”项目的地区,心理老师可以直接联系精神科医生到校进行精神评估。但是请注意,心理老师不能替代精神科医生作诊断,所以在心理老师建议“医院看看”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排查情况、诊断类型、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也应该尽快与心理老师交流,以便学校给予持续、精准的支持。

沟通指导

是指心理老师在父母需要时,会就如何与孩子、家人沟通予以指导。事实上,许多父母在发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后,都遇到过孩子拒绝就诊/求询、家人不以为然等情况,耽误了干预时机。把这些困难拿出来讨论,论证可能解决的途径,甚至就一些沟通细节进行预演和模拟,都是积极有效行动的一部分。

情感支持

是指心理老师和父母交流时,既会搜集信息,也会耐心倾听、予以陪伴。对于这些养育压力极大的父母来说,这也是一个获得理解、积蓄能量的必要过程。在资源配备不齐全的地区,父母也可以向可靠的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寻求上述帮助。

用心观察

由于心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不管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都会就孩子的身心表现进行详细地询问。因为年龄小、能力不足或症状所致等原因,孩子可能无法自主全面地回答所有上述问题,这时父母如果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就能帮助专业工作者高效完成评估。客观准确的信息,来自于用心观察。当父母产生“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的猜想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做更多观察:

日常生活变化:孩子吃饭香吗?睡觉是否还好?特别是在睡眠一事上,要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入睡困难、夜惊、早醒、时长减少等问题。

个体心理状态:如,杨女士可以观察到,女儿有自我评价偏低、频繁情绪爆发、行动迟缓乏力等表现。

在校学习情况:可以与班主任了解孩子在校的听课、作业等情况。班主任老师可能会反馈一些负面的行为表现,父母此时应怀着“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的好奇进行沟通,以免在气愤不满的情绪中错过关键信息的收集。

人际交往情况:孩子和家里人沟通如何,是否还和同伴保持着联系,是否有关系破裂事件发生等。

积极治疗

相信医生,遵从医嘱,是父母能够给与身心受困孩子的最好支持。但,因为就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挂号难、面诊时间短、需频繁复诊等),网络自媒体等资讯平台获取“专业指导”更为便利,对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夸大想象等原因,许多家庭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会经历犹豫、怀疑甚至退缩。不过,选择相信现代精神医学,也及时把心中的顾虑与专业工作者进行讨论,可以让父母较快度过就治的跋涉期,更早迎来孩子健康蓬勃的身心状态!

参考资料: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