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艺术的传承者和坚守者
婺剧,在衢州大地上绵延流传了500年,深深地印在老百姓的心间。从爱做梦的青春少女,到如今人到中年,婺剧始终与她形影不离,婺剧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婺剧也让她的人生丰满而又激情,她就是婺剧这门草根艺术的传承者和坚守者、国家一级演员、市婺剧团副团长傅少程。
瞒着父母走上婺剧艺术之路
傅少程是金华人,出生于教育世家,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母亲教的是中学语文和音乐。受母亲的影响,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的傅少程从小就喜欢唱歌,五六岁时,样板戏《红灯记》已经唱得有板有眼,学校里有什么文艺宣传活动总少不了她。
17岁那年,傅少程参加了全市民歌大赛,她演唱了一首电影《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娘的眼泪》,摘得了冠*,名气大噪。当年,金华京剧团来学校挑演员,一见到傅少程就很满意,当场录用。 我们家不需要演员,我们只希望你把书读好,考一所好大学。 父母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这样,才去了京剧团一个月,傅少程只得又回到学校。
但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傅少程从没有放弃执著追求,在努力求学的同时,经常潜心苦练。不久后,遂昌婺剧团慕名找到傅少程, 你去我们那儿,你父母的思想工作我们来做。 这样,傅少程来到遂昌,边学习婺剧知识,边练习基本功,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婺剧艺术之路。
其实,遂昌婺剧团根本没有劝通父母。三个月后,被瞒了实情的父母才得知女儿已经去了遂昌,赶了过去,正好傅少程参加丽水市戏剧节归来,获得了一等奖。见女儿这么喜欢演戏,初次出演就有收获,原来持反对意见的变成默认了。
就像戏中人一样有落泪更有欢笑
傅少程认为,婺剧是草根艺术,它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它所表现的,有时是对爱情的追求,有时是对命运的抗争,还有是对人性的褒贬。人世间的喧嚣和繁华,全在戏里一一演绎。演戏人有时是孤独的,又必须是耐得住寂寞的,坚持清贫,坚守寂寞,傅少程把整个身心投入了婺剧的演练中。
1982年,浙江省首届 小百花 艺术汇演在杭州举行,傅少程与我省著名戏剧名家茅威涛、何赛飞、陶慧敏等同台竞技。傅少程参演的是婺剧《牡丹对课》,优美婉转的唱腔、最细腻动人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评委和观众,最后获得了我省戏剧界最高奖 优秀 小百花 奖,傅少程也因此一举成名。
回到团里,傅少程依旧天天闭门训练。成功也总是垂青于努力的人,傅少程的婺剧生涯达到了一个顶峰:《牡丹对课》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家名段中播出;《貂蝉与吕布》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受到高度评价;主演的《钱江东去》获得省 五个一 工程作品奖,个人获得演员一等奖;去年,《贵妃醉酒》获得浙江省第二届婺剧节金奖。
让婺剧艺术之花盛开在三衢大地
婺剧是我的舞台,婺剧是我人生的伴侣,婺剧艺术能让我真正表达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傅少程说。
和其它传统戏曲一样,婺剧在城市剧院门前已是车马稀,观众持续流失。 老百姓喜欢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艺术。衢州婺剧的根,深扎在农村大地上。 这几年,已是知名演员又任副团长的傅少程总是带团赴乡下演出,义乌、东阳、绍兴、杭州以及衢州各地,都留下过他们的演出身影。对每一场演出,她都要亲自到场,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事无巨细,化妆、表情、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要一一过目。而自己常常感动于戏剧在农村群众心中的深厚情感,总会情不自禁地穿上戏服,走上舞台,向观众献上最精彩的表演。
在做好业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她还肩负培养新人的重任,许多学生在她的精心调教下,在全省婺剧界崭露头角,像学生蒋芝英,现在义乌婺剧团挑起了大梁,在2004年浙江省婺剧大奖赛上荣膺金奖;衢州婺剧团的年轻花旦章智俊,去年参加省里的第二届婺剧节,捧回了一个银奖。 新人辈出,后继有人,婺剧艺术之花才能在三衢大地开得更加鲜艳。 傅少程说。(夏春新)
[稿源:
衢州新闻-衢州
]